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6月11日 星期三

    洪汛涛:献给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二三四”

    王泉根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6月11日   12 版)

        “童话大师洪汛涛论童话教学”丛书(三册,含《童话的基本论述》、《童话的作家作品》、《童话的发展历史》),洪汛涛/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84.00元/册

        中国童话能够走向世界的,正是那些植根于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独具中国特色、中国性格的作品。中国童话的未来发展前景,应从洪汛涛的“两枝笔”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洪汛涛先生的名字是与上海文学史、与中国童话史、与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上海是现当代中国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大本营和重镇,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儿童文学贡献了一大批杰出作家与优秀作品。人们一说起上海文学,就会想到茅盾的《子夜》、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想到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洪汛涛的《神笔马良》。在上海的文学旗帜上,大写着洪汛涛的名字。

        中国童话深深扎根于五千年由甲骨文字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以其丰富的艺术性、民族性、现代性自立于世界童话之林。在世界童话的参天树林中,高耸着洪汛涛创作的《神笔马良》。《神笔马良》已成为中国童话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

        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融汇了数代作家、评论家、编辑家的智慧、心血和无私奉献。当人们回顾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百年历史,就会发现洪汛涛在儿童文学创作、理论批评与编辑出版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史绕不开洪汛涛,或者说,一部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史,如果缺少了洪汛涛的章节,那将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洪汛涛先生生前埋头工作,默默耕耘,不事张扬,甚至希望生后沉默。但是,洪汛涛留给中国儿童文学史、留给广大少年儿童的优秀作品与沉甸甸的贡献,是不会也不应沉默的。

        艺术形象是作家的思想情感、审美观念和艺术实践的创造性结晶,正如别林斯基所说:“诗的本质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百年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真能让人们记住的、为广大少年儿童难以忘怀的艺术形象并不是太多,但其中就有手握神笔的少年马良。马良的形象来自民族文化土壤,具有浓郁的草根性、泥土味与山野风,马良身上体现出一种善良、正义、勇敢、机智、惩恶扬善、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嘲弄邪恶、奸诈、贪婪、虚伪、不义等行径。马良已成为激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童话典型。在洪汛涛先生的故乡浙江浦江县,人们特地为马良塑起了一尊铜像,最近又在马良小学创设了“洪汛涛纪念馆”。现当代中国作家创造的童话人物,能被塑像长存的,现在只有马良这一尊。

        洪汛涛先生的创作精力主要集中于童话,以“文革”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作品有《神笔马良》、《灵芝草》、《宝斧》、《灯花》等,倾心于对中国民间文化的开掘与继承,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以荣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评奖一等奖的《神笔马良》(1956年)为代表。洪汛涛的后期童话写于“文革”后的七八十年代,有《夹竹桃》、《破缸记》、《鸟语花香》等,以荣获中国作协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狼毫笔的来历》(1982年)为代表,重在反思人性,剖析复杂多面的人生世相与社会文化的深层次根因。洪汛涛的“两枝笔”已成为中国童话的代表性文本之一。中国童话能够走向世界的,正是那些植根于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独具中国特色、中国性格的作品。中国童话的未来发展前景,应从洪汛涛的作品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洪汛涛先生在晚年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做了三方面的贡献,完成了三种大书。第一种是《童话学》(1986)。童话是儿童文学的核心文体,这是一种超现实的、以幻想艺术作为主要审美手段、运用原始思维精神和现代小说创作艺术手法创造的,重在满足和表达人类愿望,特别是儿童愿望的叙事性文学。超现实、幻想性、满足和表达愿望,这是童话的三个关键词。《童话学》是洪汛涛一个人完成的童话学体系建构,集中体现了一位优秀童话作家对童话艺术创作实践的丰富经验,以及对建构童话民族性、现代性、审美性、儿童性的深层次思维,是中国童话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收获之一。

        洪汛涛主编的《中国儿童文学十年》(1988),是一部试图全方位、多维度反思、总结“文革”结束以后,进入新时期第一个十年(1977-1987)我国儿童文学在拨乱反正、回归正道的非常时期,所经历的儿童文学创作、探索、争鸣、纠结、前行等方方面面的一部重要史实性著作,深刻体现了洪汛涛先生那一代儿童文学家,对新时期儿童文学第一个十年的观察、思考和评价,对于研究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洪汛涛先生的晚年将精力集中投注于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的交流与研究,主编出版了《台湾儿童文学》、《新加坡儿童文学》、《世界华文儿童文学丛刊》。可以说,洪汛涛是我国最早投入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世界华文儿童文学交流与研究的先行者、实践者之一。在海峡两岸与世界华文儿童文学圈,洪汛涛先生具有很高的声誉。

        1991年5月,我曾有幸与洪汛涛先生一起参加首届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笔会;1994年5月,又一起赴台湾参加两岸解冻以来的第一次在台湾举行的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交流研讨会,并作环岛之旅。我亲见亲闻了洪汛涛先生为促进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与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的交流所倾注的心血和远见卓识。他曾在会上大声疾呼,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同文同种同根同源的中国人,应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他提出筹办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研究会,创设世界华文儿童文学奖,创办世界华文儿童文学丛刊,出版世界华文儿童文学书系等规划。

        洪汛涛先生当年提出的愿景还有很多未能实现。愿我们用洪汛涛先生当年的热情和奉献精神,为繁荣新世纪儿童文学共同努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