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6月04日 星期三

    纯洁神圣的人性光芒

    赵海宏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6月04日   08 版)

        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杨开慧》是作家余艳带给读者的一次非常难得的,毫不夸张地说,一次触及灵魂、体会神圣的珍贵阅读体验。展卷夜读,作品前半部分扬溢的青春、纯真、奋进与理想,如同春风入怀。后面的章节,又充满了牺牲、慷慨、分离与悲痛,让人掩卷而思绪大开,久久无法平静。《杨开慧》第12篇“慷慨就义”这一章节,是个人阅读体验的顶点,也是作者感情的集中迸发,既包含了对黑暗的控诉,又充满了对革命者的崇敬,更深层的则是蕴藏着对美好生命逝去的悲悯。而结尾的《后记》,我感觉,是这部作品的精华所在,也可以说是这部作品的思想顶点,把全书的主旨提升到了一个触及灵魂的高度,带给读者一种痛彻心肺、无以言语的情感冲击。试想,夜深人静、冷月星空下,与知己爱人阴阳相隔,潸然泪下,恰如是“不思量,自难忘”。

        在当下,在某些创作者眼中,文学早已不代表崇高,盛行的要么是一地鸡毛,要么是官场内斗,再而就是穿越情变,并自我标榜这才是文学的价值所在,这才能揭示人性。文学确应回归人性,确能洗涤思想,但举着这杆真理的大旗,却杯水风波、蝇营狗苟,则自相矛盾,更甚者无视崇高、诋毁牺牲,则让人警醒。让人欣喜的是,《杨开慧》展现了人性,而且真实地展现了革命者的人性,更值得肯定的是,作者以历史的视角,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大喜大悲的年代,为我们讲述了担当和责任,以及背负着人民和国家命运的那些勇士们的人性。他们的情感既是常人的情感,更是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直指人心,是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难以体会和企及的。

        所以,《杨开慧》这部作品最大的一个价值,不在其史料价值,也不在其艺术上达到的高度,而在其让读者真切体验到了青春的美好、牺牲的崇高和纯洁神圣的人性。而这些,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是有益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