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作为湖南文学创作和出版的新亮点,我首先要向湖南表示祝贺,其次,这个作品是对红色资源成功介入与改写,这个作品又做了新闻语言和文学艺术的完美结合。这是纪实文学的一种回归。从杨开慧的遗稿出发,余艳采取双线结构完成了30来万字的《杨开慧》。一是揭秘,二是解读。从这点上说,是至今为止我所看到的毛、杨之恋题材或者红色题材中最好的一部。
近年关于领袖爱情和情感的书很多,但没有像余艳这样,从手稿这一个角度,从真实的材料出发去推演、还原杨开慧和毛泽东当时特殊环境下的那种爱情生活。所以,写领袖人物,写领袖人物的情感生活这方面,这部作品有很大的特殊性,有很强的深入性。另外,在写毛泽东和杨开慧爱情关系方面,《杨开慧》也是超越从前的,更加接近真实,或者说接近了人的内心世界,我认为是达到了至今以来,最接近真实、最有文学性的一次书写。
如果我们拿常人的思维、常人的理解去看待杨开慧和毛泽东这段关系,往往就容易偏差。但有了杨开慧的手稿做基础,有了她这些信件为依据,就会走入个性独特的杨开慧和毛泽东的关系当中去。所以,作者呈现的是接近真实和富有个性的作品。我们现在很多人理解的毛泽东,没有杨开慧的理解更真实和深刻。杨开慧虽然心里也纠结,但是她理解。杨开慧以特痛苦煎熬的方式留下手稿,但又不把它寄出去。这些都很真实,非常合理、非常有依据地写出了特殊环境下毛、杨的特殊关系。所以在精神上,杨开慧跟毛泽东是一致的,她对毛泽东的理解是很深的。
不仅如此,余艳还完成了杨开慧形象的两次超越。杨开慧的形象过去有很多,而这个作品中的杨开慧,她首先完成了“吾爱润之,吾更爱革命”的超越;第二个超越,是杨开慧革命者的身分,甚至可以和史上所有的烈女相媲美。所以我觉得这个文学形象完成得非常好。
至于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关系,作者对此也是做了深入的了解。我倒不觉得文学非要纠缠这个,在特殊的年代,这完全不是一个值得纠结的地方。《杨开慧》写的很有说服力,对澄清或者对纠偏毛泽东爱情有很大的作用。作品写出了杨开慧对毛泽东的牵挂、惦记、无奈、煎熬,我觉得这才是真实的。即便有幽怨,有不理解,有惆怅,我觉得都是可以理解的,都是真实的!
因此,我觉得这个作品是近些年来,纪实文学创作中在思想内容上、真实人物的呈现上和表达的艺术上都非常成功的作品,具有自己的文学特点、个性,有自己的文学风格,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也是一个比较完满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