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6月04日 星期三

    最着迷的地方是书店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6月04日   14 版)

        徐怀中: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1941年,12岁的我考上了太行中学,独自一个背着包跑到太行山去读书,老师们是从敌占区去的,其中有很多是大学老师、中学老师,我从这里开始接触英文、数学。上课的情景是今天的孩子难以想象的,因为没有课本,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就在下面做笔记。学《水浒传》的时候,老师讲完要求背诵,我居然也能根据课堂上的记录完全背下来。

        后来因为整风运动,无法继续上学。这时候,我和同学们传看了一些苏联的文学书,有高尔基的《母亲》,有普希金小说集,还有解放后出版的普希金的《黑桃皇后》、前苏联作家班台莱耶夫的《表》、鲁迅小说选。后来还陆续读到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等。我清楚地记得,这部小说是彭德怀写的序言,对这部小说评价很高。

        解放后我到了重庆,最想去的地方是书店。我常常在书店里一待就是半天,拿一本喜欢的书,站在那里看。看得多了,服务员都认识了我这个只看不买的读书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理会。重庆刚刚没有解放多久,但是翻译作品出版得很快,我印象比较深的,主要是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还有梅里美的小说集,《红与黑》、《十日谈》、《坎伯特雷故事集》、大仲马和小仲马的作品,还有一些英国古典文学作品。我觉得外国文学,特别是苏联文学对自己的影响更大一些。

        我在小学的时候,就背了《三字经》、《百家姓》,也描红、写仿、练毛笔字。现在的儿童阅读,和我当年的阅读差别太大了。我也给外孙买了一些书推荐他读,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可是这些经典读物,外孙小的时候还能够翻一翻,当他长大,尤其是学了外语之后,更多的精力是玩游戏机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