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6月04日 星期三

    童心世界永恒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6月04日   14 版)

        陈祖芬:报告文学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文联副主席。

        我的世界是一个童话的世界。我从6岁左右开始背书,背唐诗宋词,背《史记》。上海的夏天很热,我家在三楼,我和弟弟总是坐在门口最凉快的地方背书,三楼底下任何人来,门一开,就能听见楼上念书的声音。在我的印象中,几乎没有一天不在背书。

        其实,当背书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就不会烦了。当然,如果家里来客人那是令人开心的事情,因为这就意味着可以放松一天。可是也不尽然,有时候客人一走,父亲就会要求我背书,还要写词填词。如果填的诗词得到父亲的认可和表扬,就会得到可以去公园的奖励。

        在我的印象中,阅读大多是童话,每次从报纸上看到好看的画,也会剪下来贴在门上。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往门上贴画的习惯。睡觉前父亲会给我讲故事,我也接触了很多中国传统的、民俗的故事,如《封神榜》《西游记》《红楼梦》……可是我也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喜欢西方童话、喜欢芭比娃娃更多一些。我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迪斯尼……我买《白雪公主》的各种版本,喜欢纯净的、美好可爱的东西。

        每个作家都不一样,我承认我的写作和小时候的阅读有很大的关系,包括性格、心态都和阅读有关。

        我觉得,童话不单对孩子影响大,对国家的影响也特别大。我曾经写过一篇《童话与国家》,文章中提到,美国崛起不是因为比尔·盖茨,而是童话,想象力是第一生产力。

        我能从很多人身上看到童心,比如有的人年纪很大,仍然有童真的一面;一个男人不论多么有才能,有童真才会可爱。我在了不起的人物身上也看到了这一点。而这些,也许连那个人自己都不知道。这就是为什么我采访的时候,总能写出对方童真的一面,这恰恰是一般作家写文学作品写不出的一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