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本祓的力作《航母来了》,国内或许是我最先拜读的。我记得他继2009年回国参观六十周年国庆盛典后,再次回国时,我俩相聚喝茶,他交给我两张光碟:《航母来了》和《硅谷轶事》。我觉得这两部书都很有现实意义,于是推荐给了我的老单位——科普出版社,请社领导考虑出版,尤其是《航母来了》,在当前的“航母热”中要赶着上市。其时,出版社副总编杨虚杰要我写几句话,刊登于封底上。我写道:“这是一部美国人不肯写,中国人写不好的好书。而作者是一位身在美国、心系神州的华人,只有他才能写出这样一出切中时弊、发人深省的历史警示剧!
为什么这样写呢?其实,甘本祓在“不是前言的前言”的散文诗首段就“点睛”了:“有人说:历史是一声警钟,发人深省/有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前车之鉴/我认为:历史是一折冷酷而浪漫的故事,让人……/君不见,昔日冤家对头,今日却在热恋,这就是历史的浪漫/难怪有人高呼: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1941年12月7日发生了轰动
世界的“珍珠港”事件。日本山本五十六大将率领“加贺”号、“赤城”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瑞鹤”号6艘航母组成的舰队,奇袭了美国夏威夷珍珠港。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并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不久以后,美国也使用航母舰载飞机,突击轰炸了日本东京,总算小小地解了点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想当初,战场上“你死我活”的对手;现如今,却是“如胶似漆”的盟友。真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后事究竟如何?且让我辈拭目以待。
“珍珠港事件”说明了航空母舰对国防的重要性。近日,我在网上搜索了有关航母的资料,偶然发现了“中国人的百年航母梦”。早在1928年底,时任国民党海军署长的陈绍宽,便在呈文中首次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舰。这距英国人建成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的“竞技神”号航母,仅仅10年。1930年,海军部提出了一份包含航空母舰1艘、装甲巡洋舰2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28艘、潜水艇24艘,以及其他舰种共106艘的庞大的六年造舰计划。不过当时内战不断,国民政府的财政极度困难,这份空中楼阁式的造舰计划根本就没有执行的可能。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绍宽暂时放下了那些纸面上的规划,开始部署现有舰艇的抗战事宜。当时,中国海军的抗战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江阴。江阴保卫战历时108日,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抗战期间唯一的一次海军战役。1937年8月上旬,为阻止日本舰队沿江西上,国民政府用沉船在江阴建立了一道封锁线。日军为打通封锁线,出动“加贺号”等四艘航母(请注意这就是袭击珍珠港的那几艘),击沉了当时国民党海军第一舰队的几乎所有战舰,轰炸了江阴要塞。这是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海军最重大的的损失,中国人民又一次刻骨铭心的耻辱!此后,日本航母经常出没于中国沿海,配合陆上作战行动。
江阴海战中,日军的空中肆虐让陈绍宽进一步看到了航空母舰的作用。1943年11月,陈绍宽代表海军部再次提出海军建设规划。在规划中,他设想将中国沿海划为四个海军区,每个区成立一支海防舰队,拥有5艘航母,全国沿海共需要20艘航母。这个规划令包括蒋介石在内的许多人瞠目结舌。显然,就战时中国的状况来看,上述规划必将再次成为泡影。
抗战胜利后,正当陈绍宽雄心勃勃地准备实现建造航母的计划时,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对解放区的进攻,大规模的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海军被卷入内战中,陈绍宽的“强海军梦”随之破灭,“航母梦”也自然烟消云散。
呜呼!陈将军执著于扩军强国积二十年,殚精竭虑、孜孜以求,奈何生不逢时,终于付诸东流。倘若将军有灵,目睹今日中国之航母及海军国防力量,亦当含笑九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