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张虚武”是谁?

    王保贤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1月13日   07 版)

        现在的读书人,大概早已经习惯“无错不成书”的现象了。错就错吧,有的错,读者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做出正确判断,明白作者原本要想表达的信息的:比如像笔者最近读到的吴虹飞著《这个世界好些了吗》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1版1次)——是作者在过去一段时期内采访各界名家后所整理的访谈录的结集——该书最后一篇,是对我国当代著名政治学家赵宝煦先生的访谈,其中有一处,一连三次提到赵宝老当年在西南联大时的老师“钱端生”(见该书第258页)——这里的“生”,笔者可以断定,那是“升”的误排。钱端升先生(1900~1990),出生于上海,1919年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堂,1924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担任教授、政治系主任、法学院院长等职;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时,钱先生受命负责筹建北京政法学院并出任第一任院长,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钱先生曾任中国政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法学会名誉会长、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但是,该书的倒数第三篇,也就是对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史专家、翻译家何兆武先生的访谈录中,有一处,恕笔者愚笨,是怎么也无法做出一个能使自己明白的判断来的,原文如下:

        “对我影响很大的还有张虚武先生。他的课我没有选,不用参加考试。他教‘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二年他教‘近代启蒙思想’,也不是全部讲,只是讲部分的人,如马克思等。……”(该书第246页)

        笔者不明白的是,何先生这里提到的“张虚武”先生究竟是谁?最后查找当年西南联大政治学系的有关资料,也是找不出一个叫“张虚武”的人。

        三联书店2006年出版了由何先生口述、文靖撰写的回忆录《上学记》,在那本书里,何先生倒是用不小的篇幅提到他读大学时,“第一年上西洋政治思想史”、“第二年”介绍“19 世纪的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著名教授,那就是张奚若先生。张奚若(1889~1973),陕西省大荔人,青年时代参加过中国同盟会,从事推翻清王朝、创建共和的革命活动;1913年至1919年在美国攻读政治学,后又去欧洲考察,新中国建立前,他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高教处处长,中央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和系主任,并曾受聘为国民参政会参议员。新中国建立后,张先生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外交学会会长等职,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一、二、三、四届常务委员。

        何先生在回忆中还特别提到,张先生给他们上课时指定的参考书中,就有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和《国家与革命》。(见《上学记》,三联书店2006年8月1版1次,第142~148页)

        笔者怀疑该书中提到的“张虚武”应该就是张奚若先生,但是张奚若先生字熙若,自号耘,他的名、字、号都与“虚武”没有任何关系呀!我也没有查到张奚若先生曾经用过“张虚武”笔名的资料;退一步说,即使张先生用过这样的笔名,那么,吴著是不是也应该向读者作一个简略的说明呢?

        “虚武”与“奚若”、“熙若”的发音相近,吴女士采访何兆武先生时,何先生已届耄耋之年了,口齿不清当属正常——假如此处提到的人果真就是张奚若先生的话,那是不是就说采访者没有责任了呢?当然不是,你知道“张虚武”是谁吗?不知道的话,为什么不去进一步地问一问,或者在采访后查一查其它资料,把这个人的名字搞清楚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