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11月06日 星期三

    字词类节目应立足“持久战”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1月06日   08 版)

        昨天上午,“河南卫视”官方微博宣布:“接到《成语英雄》栏目组通知,崔永元确认加盟,他将与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国学大师钱文忠一起担任《成语英雄》栏目嘉宾。”一周前,崔永元彻底办完了离职手续,正式离开央视。(10月28日《北京青年报》)

        对于这一新闻,我的关注点不在崔永元,而在由他以及蔡志忠、钱文忠担任嘉宾的《成语英雄》节目上。据介绍,《成语英雄》是文化节目《汉字英雄》的姊妹篇,节目形式为演播室成语竞猜。崔永元、蔡志忠、钱文忠三位“重量级”成语先生将在节目中与选手互动,讲解成语典故,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河南卫视率先推出的由同样从央视辞职的马东倾力打造并主持的《汉字英雄》节目,因为关注汉字书写而一度倍受关注。然而,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后来居上,风头很快盖过了《汉字英雄》。这,多少令《汉字英雄》有点尴尬。

        好在都是季播制,如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已双双落幕,彼此竞争不复存在。河南卫视随之推出《汉字英雄》的姊妹篇《成语英雄》,无疑又是一个新举措,只要办出特色,一定能重新吸引观众,包括那些曾经失去的观众。

        假如《汉字英雄》不是季播,而是无限期周播,那么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落幕之后,不就仍有可能一枝独秀,在汉字书写类节目中独领风骚吗?不知河南卫视以及马东当初是怎么想的,为何抓到了汉字书写这一热点类型后,不是长线“开发”,而是搞成了短期比赛呢?

        对于电视台来说,在节目规划上应有长远目标与眼光,多推出一些别具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创节目,显得非常重要。你看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被业内称为“加强版”的限娱新令,规定每家卫视每年引进的国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1档,明年开始全国各大卫视的歌唱类节目最多保留4档,很多人便认为对各电视台的创新能力带来了挑战。而央视,因为原创节目多,且观众反响好,则没有这方面的后顾之忧。

        其实作为电视台,与其跟风模仿别人,不断推出大同小异的同质化节目,不如把自己的原创节目一直办下去。就像央视的春晚、《焦点访谈》、《星光大道》等节目,虽然曾先后被其它电视台模仿,但并没有因此停办,而是一直坚持下来。坚持下来,不就形成特色栏目乃至品牌了吗?

        在提笔忘字的背景下,汉字书写、诗词记忆、成语应用等问题日益引人关注,相关电视节目也很容易讨人喜欢,为电视台带来较高收视率,广告效应及收益自然也好。但电视台不能只满足于此,而应多为观众着想,多为文化传承作点贡献。也就是说,推出新节目应消除功利意识,立足长远。字词类节目方兴未艾,观众既不需要各电视一哄而上,也需要已经推出的相关节目能长期办下去,而不是一阵风。作为传播文化的字词类节目,哪怕是收视率低一点,广告效应差一些,只要对观众有益,对文化传承有益,电视台就应坚持办下去。这样,才符合主管部门要求,才不会导致一个又一个的“限令”出台。

        江苏省沭阳县杨文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