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对新生事物不敏感,尤其对新技术有一种莫名的抗拒心理。一直觉得许多年轻人整天抱着一只“苹果”不可思议,所以直到几个星期前还不知道微信为何物。在一位老朋友的一再怂恿下,请人下载了微信。突然间发现好多朋友都在里面,你来我往,热闹非凡。一个饶有趣味的新世界在我面前展开。长则几分钟,短则一两分钟,一则微信读完了,收获一份知识或快乐。
匿名作者与具名发送,是微信的鲜明特征。人们在网上作为微信转发的内容,往往没有作者署名。笔者刚刚开始还有一点不解。因为一些微信确实写得很漂亮,文字美,有意味,表达精巧,绝对是扬名的好载体。可是,它常常没有署名。而转发者却是一目了然。
时间一长,我发现,很多微信其实是集体创作的作品。人们在转发微信时,往往会根据接收者的不同而对微信内容加以修改或增删。因为,人们在转发时一定会考虑:转发给这人妥当吗?他会认可吗?他会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且这时,“我”突出了,谁原创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转发的。“我”转发,它就代表了“我”的意思。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接受者、转发人既都是读者,也都是作者。接受时是读者,发送时成了作者。
因为没有署名,所以没有炫耀,只有认可,只有欣赏。
在如今这样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如果打开一条微信,阅读一段信息,一定有他的理由。那么,阅读一条微信的理由是什么呢?这就是信任。
因为,这条微信来自某一个亲近者、朋友、同学、熟人,总之是一些在这个世界上你信得过的人,你想知道他们此刻对你说了些什么?这就是你此刻打开一条微信的心理和情感基础。如果都是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微信就一定不会这么流行。顺便说一句,微博的式微,原因也许就在这里。
这些亲近的人、朋友转发微信的目的是什么?一是分享。分享一点知识、一段温情、一种善心、一份快乐、一缕哲理。二是加强联系,增进情感。这时候,转发的是什么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谁转发的,转发给谁?
据说,目前有4亿中国人使用微信。其实,人们很少在上面涉及生活、工作中真正急需处理或者面临的日常事务。也就是说,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而是浅阅读的一种新形式。
从表面上看,传统出版物和微信有着很多不同。一个冗长拖沓,一个短小精悍;一个枯燥呆板,一个有趣生动……其实,真正实质的不同,有2个。
其一,以作者为中心还是以读者为中心。传统出版物的封面上,读者第一眼就能看到作者大名,预示着它是以作者为核心的。这往往意味着,作者要写到尽兴,书稿才算结束。而决定作者这一想法的因素很多。例如炫耀才华,以为书越厚水平就越高;还有评职称的需要,一篇文章的内容,硬要拉长注水成一本书;传统的按字数支付稿费的方式,也使得作者把书写太长……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影响作者写作的因素,唯独真正应该影响作者写作的读者接受这一因素,恰恰被忽略了。这看似很奇怪,署了名的作者,应该对书稿很负责,恰恰他们对读者很不负责。读者会不会喜欢这本书,会不会读完这本书,作者往往不去考虑。
微信,表面上看,作者匿名,好像没人对它负责。其实,正如前面所说,每一个转发者其实往往都在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读者作为他亲近的人、最好的朋友、志同道合者,转发者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读者受益、成长、快乐。转发者不是为了评职称、炫耀、赚钱。他基于信任,打开微信;为了与朋友分享并增进情感,转发他认可的微信。
其二,单向的传递还是双向的互动。传统出版物,书写完了,作者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读者的反馈,大多数情况下,作者是接受不到的,甚至很多作者也不关心。这是单向的传递。微信,如前所述,往往有多人参与写作。写的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到多少认同,读者的评价如何?有没有被转发?被转发多少次?它产生了一些什么影响?又生发出一些什么微信?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社会责任感的编辑,应该把读者看成自己的至爱亲朋,严格把关内容,书稿内容应该真正有益于读者。你编辑这一本书,没有其他目的,就如同是希望你最亲近的人,能够阅读它,并且一定从中受益。同时,一个编辑应该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让读者喜欢上这本书,并且让读者能够轻易从头读到尾,感受它的精美、雅致、轻松、幽默、韵味。
此外,单向的信息传递已经不能满足我们这个时代对于阅读的新的要求了。纸质图书是传统出版物,但是其表现内容的形式可以与时俱进。可以引入网络读物的各种引人入胜的特点和方式。这需要我们出版社的编辑放下身段,虚心学习,甚至调整我们的价值观。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作者并不是真理的专有者和唯一布道者,真理是作者和无数读者在写作与阅读这一完整过程中最后完成的;在某种程度上,读者与作者同样重要。
如何在书中留有与读者互动的空间,读者如何将自己的认识、感受、看法、观点返回给作者(或者编辑)?读者如何真正与作者互动,在某种意义上也真正参与写作?这其实是当今新媒体时代下的我们传统出版社面临的刻不容缓的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