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旧居互动展将于11月1日移师莫斯科ЗИЛ文化中心。
该展览已在圣彼得堡展出了一个月。
展览题为“一个半房间”(Полторы комнаты),系一套实景装置,还原了布罗茨基在苏联时代的旧居。其原址位于圣彼得堡(旧称列宁格勒)铸造街24号(刘文飞著《布罗茨基》称彼斯捷尔街27号楼),紧邻圣潘捷列伊蒙大街,名唤穆鲁基楼。从1955年到1972年,除了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度过的劳改岁月(判刑五年,实服一年半)
,布罗茨基一直在此居住——有时顶着社会寄生虫的罪名。
展览用景片,辅以音像,力求再现布罗茨基青年时代的心灵空间“十平方米的微地,里面装着整个世界。
据洛谢夫的布罗茨基传,穆鲁基楼的前房客中,有普希金的大儿子(普希金本人住圣潘捷列伊蒙大街5号,布罗茨基的朋友弗拉基米尔·乌夫里扬德在那儿长大)、列斯科夫、德米特里·梅列日科夫斯基和季娜伊达·吉皮乌斯夫妇——勃洛克和别雷是夫妇俩的常客。1919年,年轻的老丘科夫斯基曾据有另一套房子,办了文学工作是,呼朋引伴,古米廖夫和扎米亚京曾来此开讲座,听众当中包括阿克梅派诗人和谢拉皮翁兄弟的成员。第二年,此地改做诗人之家,先后由勃洛克和古米廖夫打理。
不久之后,新政权没收了穆鲁基楼,大量新房客搬入,旧社会的公爵楼成为筒子楼,文学气息荡然无存。布罗茨基在1976年的随笔《小于一》中回忆:“至少四个人,而且常常是三代人挤在一个房间里,轮流睡觉。他们嗜酒如命,在公用厨房里或是早晨排队实用公共盥洗室的时候,互相或者同邻居吵架,揍起老婆来不顾一切往死里打,斯大林一命呜呼的时候或是在电影院里看到感人处便旁若无人地嚎啕大哭。”(《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王希苏,常晖译,漓江出版社,1990年。)
布家只有一间屋,约四十平方米,约瑟夫分得四分之一,用书架隔开,父母美其名曰“半个房间”。他仅有一床,一椅,一套音响,书和手稿从地板一直堆到天花板。
布罗茨基写道:“我们从来没有自己的单独使用的房间和女孩子调情,女孩子也没有她们自己的房间。我们的爱情活动主要是散步和谈话。”(引文出处同上。)他日后反而感激这段岁月,因为他被迫沉入书的世界,在小小空间里,用想象解放身体。
2009年,导演安德烈·哈扎诺夫斯基拍成了故事片《一个半房间或通往祖国的伤感旅程》,在维堡欧洲之窗电影节上获颁最高奖——金舟奖。
一个班房间展将持续到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