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沙安拉》
“印沙安拉”是阿拉伯语“如蒙天佑”的意思。小说以20世纪80年代的黎巴嫩战争为背景,描述了针对驻贝鲁特美国、法国、意大利维和部队的袭击事件,描述了众多人物的生死爱恨,有力地刻画了生活在战争恐慌和暴力冲突中的人们。此书是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的呕心沥血之作,她不顾生命危险先后数次亲临战火中的贝鲁特,用整整六年时间完成了小说的创作,并将整部作品重写了三次。全书着重描写的并不是残酷的战争场面,而是人类精神的内在动力与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处于战争中个体的切身感受。
《我的童年在台湾》
台湾作家黄宝莲对故乡纯美岁月的记忆,记述了海峡两岸共同的青春印记。黄宝莲生于台湾乡村,整个童年以及年少时光,都是在家乡度过的。她十二岁即尝试离家出走,一颗疏离的心,使她成年后云游四方,定居他所,与家乡愈发疏远。时值不惑之年,黄宝莲回台湾居住,偶尔回到故乡的村落,却感慨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情感与印迹。作者还著有《爱情账单》、《简单的地址》、《无国境世代》、《暴戾的夏天》等书。
《身体的乡愁》
“我一路跋山涉水、开疆拓土,笔下的文字自己流淌漫溢,流出我心里的堤坝和围墙,从世界的一个角落到另一个角落,从一条河流旁边到一座远山旁边,带着那些地方的气味、情绪、植物、水土、人群和街巷,筑建起一个用身体感受来的皇天后土和山河大地。”《身体的乡愁》是林东林最新的一部生活感悟随笔集,在书中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八种“身体的乡愁”,带读者回到乡野和市井,回到生活的本义,回到身体原来的细腻和温婉,寻找味觉、体会饥饿、感悟疼痛、领会五官,回到慢、空和静的美学,体念孤独和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