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裕民老师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和管理者。近十几年来,潘裕民又主要从事中小学教师教育以及研究和管理工作。对中小学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潘裕民可谓“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有深刻丰富的业内体验;出乎其外,又有高屋建瓴的俯视。最近出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一书,正是潘裕民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的职业生涯中在教师教育方面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集的一次汇珍。试管中窥之。
一、对我国教师教育宏观构想与整体审视。本书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篇是教师专业发展,第二篇是教师阅读,第三篇是教师继续教育,第四篇是教育思考。按照在教师教育中实际重要和紧迫程度编排,从普遍的职业乃至人的层次上立论。本书还教师职业以本真地位,让教师走下传统的圣坛。教师和所有人一样,都要不断修身。要不断修身,就要不断阅读。关于阅读与修身的关系,我国古人就曾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本书关于阅读有较大篇幅的展开,是针对近些年来,社会风气浮躁,功利主义席卷生活各个角落,当然也包括教育领域,大声疾呼阅读之必要的。
二、对我国传统教育反思与对未来教育展望。历史无法割裂,我们每一次成功的教育改革必须和传统文化接轨,从传统文化中吸收丰富的营养。“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和推崇的,司空图、王世贞、王士祯、叶缨、梁启超、况周颐诸家都有所论述,中国近代王国维先生论述最为全面,提出人生“三境界”。冯友兰提出了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人生四境界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显然,做一个传统文化中很推崇的有境界教师,为教师修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传统支点。尽管这一“境界”的含义已经也必然加入今天的解释。
在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也为我们改革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每一次成功的教育改革更在于能反思传统文化超越传统文化。因而,对传统教师以及传统教师教育的反思成为了本书一个重点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呈现多为取向,其中一个坚实的支点就是思维方式,也有人说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思维方式的特征历来众说纷纭:强调整体性、直觉体验、中庸、无为而无不为、反求诸己等等。但是,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教育的负面影响而言,它首先应该是对教育的基础或起点师生观的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推崇的都是一个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封建传统,人们习惯于从上下角度看人或问题,而缺乏“平视”。它在师生关系上的表现即师生也是上下错位的。在课堂教学中,以前教师对学生“满堂灌”,教师居高临下,学生被动;现在学生“满堂问”,学生活动,教师居下仰高。无论以前还是现在,虽然课堂主角发生了变化,但是思考课堂的思维方式没有改变,师生都是处于上下位置。本书第六章专章论述了“和谐教育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立足于平视的角度,提出新型师生关系,从教师对学生要尊重理解、关爱、负责欣赏几个层次逐层展开,这不能不说是对我们思考如何确立新型师生关系的一种有价值的提醒。
综合本书对未来教育的一个核心因素———未来教师角色的展望,本书突出了未来教师几个重要特征:未来教师是学习和反思型教师。未来的教师要不断学习,深入反思。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化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积累现代化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经验等等,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不断调整自己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未来教师将由外在管理权威逐渐转变为内在学问权威。未来教师将是平等合作型的教师。师生沟通是“平视”,教师是在为学生服务,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作为纯粹管理者的角色将日益淡化。未来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多样而灵活。教师富有创造性,能根据教学情况的即时变化,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将预设和生成很好地统一起来。
未来教育中还有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当然是教师教育。本书第十章还把教师教育视野推向国际,例举了日本、德国、美国等的师资培训形式,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更清醒地审视我们传统教师教育,也更有利于我们向他人学习,超越传统。
三、对区域教育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近十几年来,潘裕民一直全面负责黄浦区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工作,因而,在这方面的探索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黄浦区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的高度。在本书中,作者用专章阐述了自己对黄浦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的思考。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有多年从事中小学教师教育以及研究和管理工作者自己的视角和认识。“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是一个综合命题,在学校、教师、学生各方面都有所涉及。另外,本书还以专章阐述了对黄浦区教育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也为其他同类型教育教学单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坐标。
四、汇集了大量教育史上珍言和经典案例。作者汇集了自己多年积累的大量有关教育的珍言和经典案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例如本书第四章讲述了一位澳大利亚物理教师任教三十年,在他退休时说:“第一个十年我是在教物理,第二个十年我是在教学生探索,第三个十年是学生在探索,我在一旁给他们提供帮助。”一个优秀教师成长案例言简意赅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留给我们很多思考。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学中什么时候教师应该参与?参与到什么程度?中西方教育有什么异同?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将中西方教育的崇尚一比较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教育求知的有限功利性被凸显,西方教育人的无限探究能力被强调。本书引肖川教授一段话:“造就教师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书中引了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对教师成长经验总结的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使我们自然想起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过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须赘言,本书汇集了大量像这样的教育史上的珍言和经典案例,回味无穷。
此外,本书表述风格不重学说考证,不刻意追求逻辑体系,而是以“教师为本”,围绕教师所关心的热点话题展开,如“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师资培训的“危机意识”、“中学语文学科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等等,侃侃道来,如促膝谈心,语言朴素无华,各类学校各学科教师都可轻松阅读,潜心阅读,读有所获。
总之,本书立足教师发展,审视教育本真,具有时代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书中提出的观点和思路,大都来自于作者的教育实践与行动研究。仅此而言,它绝非一本纯理论著作,通常所说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对立与隔阂,在这里不复存在。尤其是关于教师读书的独特看法,大都是作者阅读经历与阅读体验的总结、提炼。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潘裕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3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