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课程改革方法论的突破性研究

    冯建军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0月30日   23 版)

        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余年。这场规模宏大的课程改革运动广泛涉及了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实施和管理等方面。变革给基础教育领域带来的积极变化令人欣喜,而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令人忧心。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那些潜藏在课改内部的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进而也使得教育改革实践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境。在此情况下,课程理论界掀起了反思性的研究热潮,并对课程改革的方向、理论基础、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师地位等进行了系统而更为深入的探讨。其中,沈阳师范大学郝德永教授的新作《超越左与右:课程改革的第三条道路》对课程改革方法论所进行的深入而富有新意的探索尤其值得关注。

        和诸多直接以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不同,该书从更宽广的视野,对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其历史背景、面临的问题、改革的措施以及效果,尤其从方法论层面对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失败的原因以及目前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理想的课程改革方法论。纵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它有三个方面的亮点。

        其一,敏锐地指出了课程改革方法论的重要性。在教育发展史上,规模宏大的课程改革频繁出现,而这些改革又往往以“失败”告终。针对这一现象,人们往往从历次课程改革的内容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批判,而普遍缺乏对课程改革方式的理性思考。作者在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课程改革历程、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指出课程改革陷入困境乃至失败的根源往往在于课程改革方法论的偏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当目标与任务确定后,方法论的建构与选择则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然而,无论是在课程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课程改革实践领域,课程改革方法论都不被重视,缺乏深刻系统的理性研究成果与成功运用的实践经验。因此,课程改革往往因或偏激或保守的改革方式而陷入困境。基于以上问题,作者提出了课程改革方法论及其研究的重要性。课程改革方法论研究并不仅仅意味着具体的课程改革实践技术与方法的归纳与梳理,而是关于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逻辑、立场、性质、路线、主体及方法等方面的理论探索。这些探索将规范课程改革的定位、立场与方法,有利于走出课程改革的常见误区。

        其二,深入地分析了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方法论问题。在当代课程改革中,任何指导课程改革的理论都蕴含着某种方法论思想,任何课程改革也都呈现出某种方法论倾向。但研究和改革者对课程改革的方法论问题却很少关注,更缺乏有意识的反思。正是这种无意识的行为潜藏着危机。作者认为,在方法论意义上,当代课程改革主要存在课程改革方法的本质主义、课程改革定位的错位(将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政治运动、社会“疗方”、新政“要件”)、课程改革方式的扭曲(突变式、垂直型、革命化)等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作者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如在课程改革方法的本质主义方面,作者指出,以往的课程改革往往普遍地立足于本质主义的哲学方法论及二元论社会学方法论的立场与原则,遵循着机械论、化约论、决定论的逻辑与方法,进而使课程改革始终在左右两条极端化道路上摇摆、徘徊。甚至不同改革、经验之间的交替、争辩,也演变成为相对立的信条、立场、路径与方法之间“非此即彼”“非左即右”的博弈。这种单向度的路线必然使课程改革作茧自缚。这些分析从方法论层面检视了课程改革常常存在的弊端和误区,诊断了课程改革困境的症结所在,有利于摆脱陈旧的思维方式,也为探求恰切的课程改革方法论奠定了基础。

        其三,创新性地提出了理想的课程改革方法论。在对课程改革方法之症结进行详尽的分析后,作者在开阔的哲学社会学方法论的视野下提出了理想的课程改革方法论。作者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方法论、布迪厄的反思性社会学方法论、吉登斯的二重性社会学方法论,有力地批判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二元方法论,并构建了具有明显辩证统一性品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确立了新的视野、逻辑、立场与方法,同时也使立足于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课程改革方法论探究具有了崭新的理论基础与路线选择。基于此,作者提出当代课程改革的出路在于走向第三条道路,即超越两极对立思维方式制约下的“非左即右”的课程改革道路,从两极走向中介。这就要立足于折中性路径与方法,实现理论与理论的折中、历史与现实的折中、本土传统与外来经验的折中,使课程改革摆脱钟摆现象、单向度品质、非理性状态、路线冲突以及屡改屡败、屡败屡改的困境。需要指出的是,作者特别说明,中介与折中主义有本质的区别。中介意味着辩证性逻辑、思维与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所孕育的现代哲学基本的方法论原理。而折中主义作为东拼西凑的代名词,其根本问题在于无原则地将对立的两极“东抽一点、西抽一点”,机械地拼凑。

        总体来看,该著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方面,其梳理了课程改革的历程,反思了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方法论症结,并基于此建构了新的课程改革方法论,为当代课程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论题,拓展了新的视野。在实践方面,其对当代课程改革做出了理性而科学的判断,全面深刻地揭示了课程改革遭遇困境的根源,进而为今后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提供了建设性思路和观点,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和提升基础教育变革的质量。

        《超越左与右:课程改革的第三条道路》,郝德永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45.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