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西海固农村的小孩,上过高中的几乎都没有,而现在大学生已经多得成了社会问题。这么多人接触过高等教育,绝不会是一个民族文化降低的标志。
读书报:我感觉您的作品对社会问题介入很深。那么您认为,一个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对这个时代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应该有一种什么程度的关心?
张承志:我选择了用笔和文字表达,即拒绝政治道路。不是介入很深,我是介入到一个思考过的深度,再多说,就会断绝自己的话语,再少说,要为正义做到起码表达的心情不能满足。这正是1905年留日学生秋瑾、徐锡麟等在东京分道扬镳时,鲁迅的选择。
我在散文《鲁迅路口》中,写过你提出的这个问题。
读书报:80年代,中国作家大多在西学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好像那支队伍中没有您的影子。在“先锋”了多年之后,很多作家最终还是回到传统,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找到了得心应手的叙事方式。您对此怎么看?
张承志:中国最优秀的一批作家在80年代初期,就最先关注现代派和现代主义的问题。但后来他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摈除了西方的思路。其实我也写过几篇模仿意识流的东西。“形式也是一种内容”的说法是很过分的。但是对西方价值观献媚的大潮更汹涌,从思想到形式都迎合西方话语霸权的趣味,是中国走红的知识产业取得国际知名度的一个重要手段。从电影到文学,这个现象很普遍。
读书报:在您看来,经典的文学是什么样的?作家的创造力和年龄有关系吗?
张承志:最伟大的作家是托尔斯泰。他在一切人类可能接触的最重大、最要害的领域,都有过最深的介入,最诚挚的和精湛的表述,而且有过个人的特殊实践。比如他晚年编写启蒙的初级读物。中国有一个人也有过这个行为,那就是陈独秀。鲁迅是为中国赢得荣誉的文化巨人,但是和托尔斯泰相比,鲁迅没有涉及的领域太多了,他对宗教与信仰、战争与和平、暴力与非暴力,都鲜有表述或没有涉及。鲁迅选择上海为生存基地,很少面向农村边疆,没有走向中国底层和丰富的大地,这是他的不足。但鲁迅与有着肮脏传统的中国“智识阶级”的对抗姿态,永远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
读书报:是否可以梳理一下,哪种文化资源对您的影响比较大?
张承志:一个作家胸中拥有的文化资源,叫参照系或知识的支撑点,一定要是复数的。单一会造成偏见和狭隘。比如对民族母亲的热爱激情,在一根线上发展扩充,也有可能存在一种对别人的忽视、歧视,甚至压迫。学外语至少要学两种,最好三种,这样两种喜爱的文化会形成一种平衡与对抗,当胸中的价值观互相补充驳难的时候,思想就可能变得全面和丰富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