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

    历史学家应积极撰写历史小说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8月14日   08 版)

        近来,各种历史剧泛滥于电视和网络。可惜大多数都是戏说剧、穿越剧,送走了《步步心惊》,迎来了《陆贞传奇》,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严谨的历史学家们坐不住了,纷纷拍案而起,指责戏说剧胡闹,穿越剧荒唐。比如明明是荒淫无道的北齐武成帝高湛,却被描述成友爱兄长,忠于恋人的翩翩浊世佳公子!另一方面,编剧、导演却不买历史学家的账,客气一点的说法是请历史学家走开,直接一点的说法则是要气死历史学家。

        笔者在此不想评论谁是谁非,但想提醒大家注意,优秀的历史小说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起到了任何学术专著无法代替的作用。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早在上世纪40年代,史学大家吕思勉就在自己的名著《三国史话》中谈到:“现在中国的书籍,行销最广的是《三国演义》。据书业中人说:它的销数,年年是各种书籍中的第一。……我在学校中教授历史多年。当学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来会考时看过的历史试卷不少。有些成绩低劣的,真‘不知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然而问及三国史事,却绝少荒谬绝伦的。这无疑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已故的史学家何兹全也认为:“中国人一般知道的最多的中国历史是三国史。为什么?靠《三国演义》。”

        遗憾的是,像《三国演义》这样的优秀历史小说少之又少,这才是戏说剧、穿越剧得以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因此,历史学家与其浪费时间和编剧、导演唇枪舌战,不如主动承担起撰写历史小说的任务。欣喜的是,许多“术业有专攻”的史学家已经投入了历史小说的撰写中。宋史专家王曾瑜撰写了《靖康奇耻》等七部岳飞系列历史纪实小说,明史专家韦庆远创作了《正德风云》,清史专家周远廉则写下了《香妃入宫》、《乾隆皇帝下江南》等三部历史小说。不仅中国历史小说值得写,外国历史小说也有尝试的必要。例如法国史专家刘宗绪就写有《世界史通俗演义·近代卷》和《法国史演义》等多部外国历史小说。长篇历史小说固然难能可贵,短篇历史小说也自有其价值。青年史学家于赓哲创作的《唐人张九奴的一天》,以细腻的笔法再现了唐代普通百姓的医疗生活。这篇小说一出,立即引起了唐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历史小说不仅可读性强,而且传播了准确的历史知识,与戏说剧、穿越剧截然不同,读了之后获益匪浅。如有影视公司将其改编成电视、电影,则功莫大焉!诚如何兹全教授所言,写作历史小说“是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措施,也是历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四川师范大学陈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