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

    纸质图书的生命周期

    雨辰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8月14日   17 版)

        如果我们将纸质图书的读者按照老、中、青三代来划分,并且逐级分析各自的需求,我们就会发现:纸质书的前途并不象目前业界普遍认为的这样悲观。

        中老年,纸质书生存的中间力量

        时间和阅读习惯方面存在缺失,这种缺失正使得纸质图书走向衰败。由于阅读时间的碎片化趋势,使得中、青年读者更倾向于使用类拟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终端来阅读,也正是这一倾向严重挤压了图书销售渠道的生存空间。

        但对中、老年组整体而言,由于多年养成的阅读习惯,使得他们更习惯于阅读纸质书。根据Codex集团的调查,阅读过电子书的人中,97%说自己仍然偏向于印刷书,不断买书的人中只有3%只选择电子书。

        还需要关注的是,中、老年组的阅读内容偏于严肃阅读,严肃阅读的读者会更倾向于选择印刷书,而电子书销售主要面向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也就是轻阅读。尽管这种差别会随着电子书的流行而弱化,但中、老年组多年养成的阅读习惯,还是会使得纸质书有相当的生存空间。

        在2009年至2011年,电子书销售年增长率达三位数,但到了2012年电子书增长只有40%。增速放缓如此之快,说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新生代的市场需求,已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至少在短期之内,电子书不会很快替代印刷书。

        这样,如何改善纸质图书的生存空间,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满足中老年组读者的需求。中老年读者因为年龄的原因,不少人远离互联网,但他们往往有一大共同的爱好:电视。电视传播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热点,往往会带火相应的图书题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远离电视,由此也难以引以大范围的题材共鸣。

        而在图书销售渠道方面,由于图书出版机构为了满足网店打折的需求,某些图书在定价时就已经将网店打折的部分暗地里加进了定价之中,这样,在图书销售终端,不打折的定价已经严重背离了中老年读者的心理价位。所以,要想把中老年读者变成自己的回头客,促成图书销售渠道偏平化,将这部分图书中的利润水份挤出去,已成了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了。

        青少年,纸质书的未来

        如果我们将中、老年读者比做纸质书的现在和过去,而现在和过去的力量支撑了纸质书的大部分生存空间,青少年读者就是纸质书的未来了。青少年读者对纸质书的接纳程度,将直接影响纸质图书的未来命运。

        事实上,由于教材教辅的原因,青少年读者已经接纳了纸质图书,但身处各种电子产品的包围之中,青少年读者有太多的方式去填充时间,阅读无疑是经常放在脑后的事情。他们生活中有着无尽的干扰,让他们认识到阅读是一件乐事越来越难以办到的事情了。

        从信息学的角度考虑,图文最大只能传播原事物不超过70%的信息容量,而类似于《阿凡达》这样出色的3D电影,就不仅仅是表述了原事物,还在原事物的基础之上,给青少年读者增加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使用传统的纸质图书进行阅读,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读者的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比较各种电子设备以后,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们采用平板电脑阅读时,电脑内并存的游戏、电影视频等内容,会促使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转移兴趣点。而当我们采用电子书阅读时,我们可能只会面临在同时在几本书之间跳转,进而满足我们好奇心。而当我们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只有一面纸质书可以阅读之时,我们是比较容易被深深吸引的。

        这样,青少年读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还只能被迫地继续接纳纸质图书。而他们的未来取向,又给纸质图书的生命周期增加了一丝丝神密的色彩。也许,在纸质图书的生命周期中,他们才是最大的变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