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

    数字世界的“魔法”原理

    匿铭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8月14日   17 版)

        阿瑟·克拉克,世界上迄今为止最著名的太空题材科幻作家,他在自己总结出的“克拉克基本定律”中有一条定律:“任何超越时代足够多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Brian w. Kernighan在他的新书《世界是数字的》中引用了阿瑟这句话,在他看来,计算机所迸发出来的“魔力”当之无愧符合这条定律。在目前这个时代,人们很少能再找到什么东西是跟计算机没有关系的了,从家用电器、手机、电脑这些直接被使用的产品到食品工厂里的设备等间接器械,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细微末节,说它是“魔法”毫不为过。而作者Brian w. Kernighan写这本书的初衷是让最普通的人了解,他到底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数字世界”中,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运作的,他甚至认为自己的这本书相当于“写给未来总统的计算机读物”,是新一代公民必读之作,因为在这个时代你不能不了解计算机。

        先来说说这位作者,Brian w. Kernighan,非专业人士不会熟悉这个名字,但他在业界是响当当的牛人,他是贝尔实验室计算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人员,参加过UNIX系统、C语言、AWK语言和许多其他系统的开发,他与Dennis Ritchie“合著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C程序设计语言》是世界上第一本被广泛认可的C语言教程,是所有专业人士的必读教材。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了30多年后,Kernighan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教书,《世界是数字的》这本书就是他将教学多年的讲义整理出版的结果。

        Kernighan在接受采访时候说道,他写这本书就是个给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士看的,因为他在普林斯顿是给非理工科学生讲一门介绍计算机和通信的课程,要让这群很聪明但又兴趣不在计算机上的学生们感兴趣,老爷子花了不少力气,教书教了十二三年后,他想干脆不如出版成书,让更多科学“门外汉”的人可以了解最精深的技术,“我认为非技术背景的人不必学习计算机科学,但是任何受过教育和知识全面的人,都应该对于今日核心的新技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计算机在我们今天的世界中已是无孔不入,我们有必要了解计算机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对我们的生活又有多大的影响。否则的话,我们就不能控制计算机的使用方式。比如说,如果你知道因特网是怎么回事儿,就有能力防范欺诈,保护自己的隐私;如果你知道手机是怎么回事儿,就更能够知道它的局限,知道随意下载应用会有什么样的危害。”让我们看看目前流行的技术在20年前是个什么模样:1990年,电话还是一个“板砖”,用转盘或12个数字作为拨号按钮,只能用来跟人讲话,即使在2000年,手机开始流行,但当时商家们拼的还是通信功能,但在2010年,即使是一款“山寨机”它也是集手机、电视、MPS、游戏机为一体了。再举一个例子,电子购物,20年前是没有网络购物的概念,货比三家,那可是靠走路逛街才能得到的结果,而现在,电商行业战况惨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网购族群,大到冰箱电视,小到卷纸大米,无不可以通过网络购买,让人送货上门。我们享受这时代技术的便利,却也应该承受便利带来的沉重,网络犯罪、计算机病毒、网瘾疾病,这些在20年前也不曾出现在人们视野内的新名词逐渐成为数字时代的痼瘤之一。毫无疑问,老爷子Brian w. Kernighan无比热爱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但他同时也告诉我们,技术永远永远只是双刃剑,他做的仅仅是告诉人们双刃剑的原理,如何使用最后取决于人们的内心。

        《世界是数字的》,[美]Brian w. Kernighan著,李松峰、徐建刚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7月,49.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