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

    椽笔淡墨忆流年

    ——读德国汉学家傅吾康自传《为中国着迷》(中文版)

    李真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8月07日   19 版)
    《为中国着迷》(中文版),欧阳甦译,李雪涛、苏伟妮校,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定价:99.00元

        图注:傅吾康:《为中国着迷》(中文版),欧阳甦译,李雪涛、苏伟妮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定价:99.00元

        有时,邂逅一本好书是可能的。

        前几天,应研究所同事李雪涛教授之邀,我参加了“德国汉学家傅吾康自传《为中国着迷》(中文版)读书会”,傅吾康的女儿傅復生博士、译者欧阳甦博士以及与傅家有世交的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均出席了读书会。读书会上,王蒙先生充满感情地回忆起他童年时与这位德国“傅叔叔”的点滴趣事,让人忍俊不禁。傅復生博士对父亲的深情回忆,欧阳甦博士娓娓道来的几段朴实文字都让我萌生了捧卷细读的愿望。

        此前,已从雪涛教授多篇感人至深的怀念傅吾康先生的散文中,对这位德国杰出汉学家的生平和成就有了些许了解;这次能有机会从这样一本关于他的完整传记中触摸这位德国汉学泰斗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更觉有幸。诚如王蒙先生序中所言:“历史并不仅仅是一个记载,而且是友谊,是情致,是见闻,也是命中注定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作为汉学大师福兰阁的小儿子,傅吾康可谓家学渊源。父亲福兰阁为德国一代汉学巨匠,在欧洲汉学界地位卓然。傅吾康1912年出生,自小生活在一个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环境中,潜移默化中对中国充满了无限向往和深深眷恋。在四五岁时,他就曾豪迈地对他的保姆说:“要是你总给我烤这么好看的苹果蛋糕,我将来就带你去中国!”虽是一句童言玩笑,但这个小插曲却让他铭记终生。中国,真的成为他一生的追求。在中学毕业后,傅吾康毅然子承父业,选择了汉学作为自己终身治学之道路。1937年傅吾康来到中国,先后辗转于上海、南京等地,最后定居北京长达13年之久。在这里,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难以忘怀的青年时代,志得意满,意气风发。他参与组织和领导了“中德学会”的工作,继续攀登学术的高峰;结识了诸多中国友人,与王蒙的父亲王锦弟毗邻而居;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此找到了志同道合、相濡以沫五十载的中国太太胡隽吟女士。京城的大街小巷,风景名胜,都留下了傅吾康和朋友们的足迹。“我很多时候骑自行车在城里兜风,享受如今几乎不复存在的独一无二的北京的气氛”,北海泛舟,香山赏红叶,西山登高,十三陵凭吊怀古,甚至在妙峰山郊游途中还曾偶遇游击队员的小插曲,都带给年轻的傅吾康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体验。

        旅居北京期间,通过中德学会,傅吾康结识了不少德国汉学家,并与他们共同工作,如艾克、福华德、卫德明、霍福民、罗越、马懿思、叶德礼等人。一个在京的德国汉学学术圈渐成气候,他们时常组织读书会,阅读经典,翻译古文,研讨学问,这对傅吾康的学术成长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另一大收获是认识了当时在北平的很多美国汉学家,如叶理绥、司徒雷登、芮沃寿、费正清,等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美国中国研究的中坚力量。从他们身上,傅吾康也获益良多,他吸收了美国学者开放的治学心态,能够以一种更为专业化的角度去看待汉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与未来发展。这些经验对他今后的学术研究颇有助益。

        抗战胜利后,傅吾康曾任教于成都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后在北大德语系任教,与季羡林先生结识并成为挚友。

        1950年,傅吾康举家返德。之后,他在汉堡大学汉学系任教长达27年之久,为汉堡大学汉学系成为德国三大汉学研究重镇作出了重要贡献。1963—1966年间,傅吾康在马来西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协助恢复了该校的中文系。荣休后,他再次接受马来大学的聘请,前往该校从事东南亚华人历史研究。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傅吾康一直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吉隆坡、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辗转旅行,作田野调查,教书育人,孜孜不倦,直到因年迈不得不返回汉堡。2007年,95岁高龄的傅吾康在家中安然辞世。

        傅吾康的一生,伴随着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巨大变化,见证了中德两国浮浮沉沉的往来交流;同样,也经历了德国20世纪汉学史的发展历程。他治学严谨,在明清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东南亚华侨史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著作等身。更为重要的是,他坚守着一种人文主义的自我立场,并没有带着当时很多欧洲人固有的欧洲中心主义的有色眼镜,摈弃了偏见和片面,以一种客观、平等、尊重的态度看待中国、中国人及中国文化。他对中国真心爱恋,不回避中国的弊端,也欣喜于中国的进步,更感念中国传统文化及文明的厚重绵长。这种热爱,已经深入他的骨髓,融入他的生命,所以到晚年他要以这样一种方式来书写他最珍惜的一个国度和一段记忆。 

        令人意外的是,这样一位大汉学家绝非一个枯坐书斋的老学究,而是一个极富人格魅力的长者。从书中很多段落的文字中读者都能感受到他的淡泊睿智、豁达宽容和率性真诚——论学同道,提携后生,喜欢旅行,热爱运动,善与人交往,乐于享受生活的情趣。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书中所配的数十帧珍贵的老照片,镌刻的不仅仅是一位西方汉学家多姿多彩的诗书人生,也是那一代中西学人关于理想、关于青春、关于友情的集体记忆。

        我想有时学养是与性情相关的,也许天地宽阔,心无挂碍,便可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吧。

        这本《为中国着迷》的自传是傅吾康晚年所著,信笔书写,自自然然,看似琐碎,实则无华。从出生到暮年的点、线、面,或求学,或工作,或读书,或静思,或远行,或蛰居,或异国,或故土,横亘近百年的时光,缀联起一个世纪老人的绵延贯穿的生命轨迹,丰盈繁华,又朴素沉静。回忆录里录回忆,欢喜、眷恋、珍重和不舍,那样涓涓细流般梳理过去,好像春夜里蚕吃桑叶发出的细密声音,又似把沙漏里的时间,一粒一粒交还给读者去静静品读。

        生命来去,这些在漫长岁月中沉淀下来的往事,带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许多瞬间的美和感伤,不一定是物质的,心之所至,情系其中,留在记忆深处,久久不能忘却。

        慢慢前行,去触碰一位西方汉学大师那些久远的景象与心境。这本书,需要我们缓慢阅读,领悟人生。

        有时,邂逅一本好书真的是可能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