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7月10日 星期三

    罗伯托·波拉尼奥去世十周年

    诗歌全集出版,电子书全面上市,生平文献展闭幕,首部电影公映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7月10日   04 版)
    图1:《未来》里的比安卡和大力神
    图2:《2666》笔记(CCCB图)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今年7月15日是智利小说家和诗人罗伯托·波拉尼奥(1953B2003)的十周年忌辰。

        近期重要的波拉尼奥事件,除读书报6月19日报道过的英译波氏诗歌全集《未知的大学》出版之外,我们还看到,在他去世的加泰罗尼亚城市巴塞罗那,为期三个月的“波拉尼奥文献展刚刚闭幕。第一部根据波拉尼奥小说改编的电影《未来》也于不久前在他的祖国智利首映。

        此外,从昨天(7月9日)起,波拉尼奥的英译作品全面推出了电子书版。

        正名

        波拉尼奥文献展由作家遗孀卡罗利娜·洛佩斯与巴塞罗那当代艺术中心(CCCB)合作举办,自3月5日起,一直展出到6月30日。展品中包括他各个时期的生活照片,已出版和未出版的手稿,笔记,书信,私人藏书,报纸剪报,学生证,护照,在海星露营地看大门时的徽章,他喜欢的作家、画家、音乐家、电影导演和哲学家的清单,一份战略牌戏《第三帝国》(他据以写出了身后出版的同名小说),对墨西哥华雷斯城残杀妇女系列案件所做的素材研究(以圣特蕾莎城之名,成为小说《2666》的重要背景),以及涉及社会、历史与政治背景的影像资料,完整和连贯地展示了波拉尼奥的后半生。

        总的来说,此次展览的目的是以正视听。

        波拉尼奥死后,随着其作品英译本———特别是《荒野侦探》和《2666》———的出版,他的声名以火箭般的速度,达到了神话般的高度。但由于资料缺乏,其生平蒙上了厚重的神秘色彩。一方面,卡罗利娜·洛佩斯对媒体保持长久的沉默,另一方面,他作品中的分身阿图罗·贝拉诺(即“B”)引发了外界对作家本人履历的无端猜测,且不乏许多自相矛盾之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波拉尼奥学者利莎·洛卡肖在为《洛杉矶书评》撰写的长篇特稿中总结道:

        “他是个[查尔斯·]布科夫斯基那样的酒鬼。他是阿莱杭德罗·尤多罗夫斯基的门徒。他是海洛因瘾君子。他从未吸毒。通过脏针头感染的丙型肝炎毁了他的肝。他因恐怖主义嫌疑在皮诺切特的智利被捕,关押在秘密监狱,只因看守他的卫兵是同班同学,才逃脱了处决。他当时根本不在智利。监狱故事是内疚催生的补偿性虚构。他是天生的诗人,为了养家糊口才开始小说写作。”

        他不吸毒,只喝茶

        但是,前往巴塞罗那实地观展后,洛卡肖女士发现,洛佩斯决意掌控亡夫生平的解释权,“展览有一种修正的气氛。”大教堂出版社的女老板瓦莱丽·迈尔斯与洛佩斯关系密切,她为展览图册撰写了部分说明文字,其中一节以板上钉钉的口吻写道:

        “一直以来,反复有人声言诗人波拉尼奥与小说家波拉尼奥之间的冲突,但是与此相反,他的笔记表明,他从来都立志成为小说家……波拉尼奥考察了暴力与邪恶,以此探究人类心智阴暗的深处,可他事实上是个快乐的人,写作时体验着巨大的欢欣……同时,很显然,他从未使用过海洛因,他的饮品选择是茶。”

        另一段文字则立意为波拉尼奥的遗孀正名:

        “[洛佩斯]属于另一种传统,即务实的天才,其作用是为作家创造出一个工作环境。她提供了经济和感情上的稳定,家庭的框架,基础,并在他的手稿不断遭到编辑和代理人回绝时,鼓励他熬过这些在沙漠中颗粒无收的日子。作家的档案和家人鲜活的记忆,是不容置疑的、最可信赖的信息来源,而波拉尼奥本人也曾就此有过明确的说明,在去世前不久接受的一次采访中,他说:‘我的孩子亚历山德拉和劳塔罗是我惟一的祖国,’又说,‘卡罗利娜第一个读我的书,然后才是豪尔赫·埃拉尔德’(他的出版商)。”

        毫无疑问,罗伯托·波拉尼奥是天才,但更重要的是,他是极度勤奋的写作者,有理想的青年,外来工,爱家的男人,好父亲。

        巴塞罗那·吉罗纳·布拉内斯

        展览以波拉尼奥的后半生,即1977年到达西班牙之后的生活为主,对他在中南美洲的史前岁月,只有少量物品略有涉及,如1970年代在墨西哥城出版的下现实主义宣言《再次放弃一切》,他的首部诗集《再造爱情》,以及一部下现实主义诗选《火焰鸟》洛卡肖女士说,它们仿佛直接从《荒野侦探》里拿出来的活道具,让观众突然从作品进入了现实。

        展览分三部分。首先是“未知的大学———巴塞罗那:1977B1980”,住所位于画坊街45号,周边极具生活和文艺气息(见本文题图);第二部分“在万花筒内———吉罗纳:1981B1985”,重点记录了他在巴塞罗那以北的吉罗纳(西语发音“赫罗纳”)市的生活,住所位于卡普钦斯街29号,1981年,他与卡罗利娜·洛佩斯在吉罗纳相识;最后一部分题为“来自未来的访客———布拉内斯:1985B2003”,涵盖他在这座海滨小城度过的最后18年,其住所位于约罗街23号,他在此开始婚后生活,抚育子女,写作,直到去世。

        洛卡肖女士说,当波拉尼奥谈到家时,他谈的就是布拉内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