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7月10日 星期三

    第一次小小说笔会

    谢志强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7月10日   03 版)

        有时,一个不起眼的因素,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1990年之前,我主要创作中、短篇小说,已时有发表。偶尔也写小小说,只是没建立小小说的概念。记得读过茅盾的一篇大有作为的小小说的文论,他推崇的是“大跃进”时代出现的小小说现象。这年,我收到一封参加小小说笔会的通知,去河南信阳,一个度假胜地举办全国汤泉池小小说笔会。过后,我获悉,推荐我参加笔会的是《百花园》的杂志编辑李金安。他当时身体欠佳未能到会,我路经郑州,转车,想到将见到他,没料到,二十多年过去,至今未见过他一面,仅仅是书信来往,他先前的信总是用小楷,是有书法底气的那种。近几年,他已用电脑打字,而且是彩色,时而配上图饰。作者和编辑这种无功利的交往实属难得。汤泉池笔会会成为中国当代小小说的发端,谁能预料?二十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我当时只不过发表了几篇小小说,实在不算什么?难得的是,那次我结识了杨晓敏老师。印象深的是曹乃谦,他捧着一部海明威的长篇小说。

        我只是想,写《黑夜里想你想得没办法》作者竟然喜欢海明威,而且不是一般的喜欢,他是反复读海明威的小说。我暗自当他知音,因为有共同的喜欢。过后,我品味出他土得掉渣的那些小小说(前年,他又把这些小小说组合成长篇出版),那海明威小说的表达方式。起码,他在一点上提取了海明威的小说技巧,不露痕迹地体现在他的小说里。四年前,我写了一篇《曹乃谦的师傅是海明威》。他打来长途电话,说岂止海明威,他一直在读外国小说。汤泉池笔会后,我入了小小说的伙,被称为所谓“第一代小小说作家”。我当时在计划委员会,创作都是利用小块的时间,见缝插针,小小说倒适合我,何况,我缺乏持续的耐性写中长篇小说———每天都牵肠挂肚,我还当着办公室主任,不能做主时间。既然主攻小小说,得当一回事。我给自己规定,一个月写四篇,然后,逐年加码,一个月8篇。人有惰性。完不成,下个月自我惩罚,缺一篇罚两篇。有人声称写小小说精品,似乎非精品不写。其实,谁能保证“你正在写精品”呢?精品是在大量的废品基础上偶尔长出。逐渐,这种自我的强制,转化为本能的自觉,一个月10篇也能轻松出来。对小小说来说,没有量怎见质。小动物的生存靠的是大量繁殖,其中部分能适者生存。现在,那峡谷的宁静,已由外转入了内。文学,重要的是指向自己的灵魂,它融入了我的生活,不再寻求外在的喧哗、热闹。灵魂不在场,写作还有什么意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