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4月17日 星期三

    “明史书系”试图确认已有精神资源

    推荐图书:《黑洞:弘光纪事》、《野哭:弘光列传》

    刘 稚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4月17日   11 版)
    刘稚,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最近编辑的图书有《和我们的女儿谈话》、《隐身衣》、《黑洞:弘光纪事》、《野哭:弘光列传》、《武士会》、《刀背藏身——徐皓峰武侠短篇集》。

        李洁非先生以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为专长,他的《解读延安》、《典型文坛》、《典型文案》系列专著可以说深具史家的眼光和治史的格局。 

        没有想到他对明史还有这么大的兴趣。用他的话说,明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到成熟顶点的时期,也是古代文明趋向崩毁而现代文明初现端倪的关键节点。从这个角度看,明代历史值得郑重对待。然而,近年兴起的“明史热”在他看来好多真正的问题在表面的热闹后并没有深入探讨下去。为此,他连续撰写了两部著作:《黑洞:弘光纪事》、《野哭:弘光列传》 作为明史书系在我社出版。前者提炼了十个问题,后者专写十余位代表不同侧面的人物,均围绕在南京建立的南明弘光政权存在的一年,将它作为“一个历史聚焦点,从明清易代的意义上”,让这前后的事件和人物“构成一种辐射和联系”(李洁非《野哭·后记》);如庖丁解牛一般游刃有余地将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庞大而精密的中国帝制社会的肌理完整、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让我在编辑过程中最感兴味的是《黑洞》中“桃色·党争”、“民心·头发”、“遗民·苦闷”以及《野哭》中“名姬名士:革命和爱情”、“黄宗羲:裸葬的情怀”、“徐枋:绝代之隐” 诸篇。其中,《名姬名士》浓墨重彩描画了秦淮河畔苦闷叛逆、意气勃发、热心于社会改革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复社人物群像;在《黄宗羲》中,对代表时代最强音的黄宗羲一生经历和思想发展脉络细致梳理和考辨后,关于他的几段公案:与吕留良分道扬镳、从早年的抗清志士到晚年对统治者态度转缓,以及他惊世骇俗的“裸葬”的遗愿,均做出了合理而深刻的诠释。

        中国“士”的传统中有一个一直以来让洁非先生非常关注的现象,就是“遗民”现象。在《徐枋》一篇里,作者投注了极大的感情来体会、发掘一个遵从父亲遗嘱,不死,以活着来对抗统治者的隐者的内心世界和全部苦难。“前二十年不入城市,后二十年不出户室”是徐枋对自己“死志未遂,苟存于时”生涯的基本概括。文章详细分析了在徐枋那里,城市或人群聚集之处,对他构成的那些难题与潜在威胁。对徐枋的不入城市,就有了比道德、人格之类空洞言辞更具体的了解与解释,所绘出的徐枋形象,不只是一个贫病交加的苦节者,还写出了他自在、自适的一面,他的内心是充实的,从无懊悔,有着自己充分的快乐与所得。这是遵从生活的逻辑、知人论世的做法,洁非先生的这种文学观和历史观,在二书的写作中,在在体现着。

        可以说,李洁非的“明史书系”是从长期以来在历史叙述当中被回避、忽视、或误读的事实中,视其与当代精神建设相关联的重要与否,来指认真正的问题;特别重要的是试图确认我们已有的精神资源,这是中华文明自立于世界并在未来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