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纸 |
杂 志 |
分类力荐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4月10日
11
版)
【时政】 本书作者带领的团队通过对来自北京、深圳等地1750名用随机抽样选择出的18岁以上中国公民的问卷调查,对国人民主观做了深入了解和分析。在回答“民主好不好”的问题时,回答“好”的占54.9%,回答“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是不是适合中国情况的民主”的占40.2%,两者相加达95.1%——可见民主观念之深入人心。但具体了解人们对民主的理解,调查结果颇多令人惊讶之处。作者发现中国人想要的民主是:德治优先于法治,解决反腐败等问题优先于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重视实质和内容优先于重视形式和程序,协商优先于表决,中国人自己的而不是外国的民主。本书作者认为,这次调查反映了中国政治文化的现实,但他并不是“政治文化不可变”论者,他认为倘根据政治文化的现实来考虑政治体制改革的安排,导出的结果“过于悲观,以至于是不可接受的”。但无论如何,了解实情是重要的。 |
【历史】 本书是备受学界关注的“中华学术文库”推出的第三本也是最新一本重量级学术著作。这本70余万字的厚重之作是对以唐代为中心的中古丧礼制度的研究。全书以讨论皇帝和官僚丧礼为主而更多围绕中晚唐制度以进行,并力求对制度的渊源和发展脉络进行追踪。讨论内容包括皇帝(以及皇后、太子)葬礼制度、丧葬礼令关系、官员丧葬法式、官员葬礼和相关待遇等。作者以丧礼为视角,透视中古时代的社会变化和特色,论证了从中古前期至唐宋之际皇权增长和官僚制度的发展影响,对唐朝礼制自门阀制的继承走向世俗化、平民化的过程和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提供了对于中古丧礼综合性的理解。本书使我们对中古礼制的印象更加具体,也使当时人生活的一些侧面鲜活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
【社科】 帮助艾滋病家庭孩子、对日细菌战诉讼、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或许《行动改变生存》书中的上述内容离大多数人有点远,但环保维权、追求教育权利公平、反对家庭暴力这样的话题就与很多人息息相关,更不要说建立乡村图书室、培训低学历进城务工女孩这类惠及广大农村人口文化生活、就业竞争力的公益事业。书中以大量田野调查积累的真实事例记录了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维权个人在改善个体生存环境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的道路上是如何屡经坎坷又坚韧不拔的,通过这些发生在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故事倡导着“从我做起,积极行动”的民间力量,正如该书作者寇延丁所说,“观察过许多自助组织的发育,都会看到一条推己及人的轨迹,看到从‘自身权益与福利’到‘公众倡导’和推动‘政策改变’的演进”。 |
【散文】 带有回忆性质的文字总能吸引人读下去,如果作者经历够特别,或者所涉记忆投射在家国变迁的大时代背景上,就更有品读、寻味的余地。台湾学者、作家周志文的《记忆之塔》是写他从乡下到台北读书、深造、登上讲台再到做学问写文章的半世人生,与其前作《同学少年》中青葱、质朴的成长格调有别的是,《记忆之塔》中的文字虽则延续着周志文带有学院气质、文人情怀的笔触,却不乏对自己求学、就业过程的反思,以及对台湾社会、高等教育制度乃至大学校园里师生间关系、学术风气的批评。而留在周志文记忆塔尖的殷海光、齐邦媛、聂华苓等台湾前辈作家、学人,生动、鲜明,血肉丰满。“三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标签贴得固然未必确切,但“有趣的学者,别具只眼的观察家,手艺纯熟的写作人”这样出自该书“跋”中台湾文学评论家张瑞芬对周志文的评价可算恰如其分。 |
【漫画】 这其实是前辈漫画家丁午在1969年5月至1972年8月被下放到河南干校期间写给女儿小艾的61封信,这个长长的书名来自当年丁午写信时常用的开头,“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当时小艾八岁,认字有限,这些信便以漫画加上简单文字,图文互相对应。而作为特殊年代干校生活的记录,丁午的这些图画和文字诞生时并未意识到要公开出版,也正因此,它们摆脱开创作上的羁绊,亲情的流露与人性的光辉愈发真诚,对时代的记录和对自己内心的反映才真实,其中涉及到的干校生活细节,寥寥数笔生动幽默,所配文字也浅显童趣,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油然而生慨叹。遗憾的是丁午生前未能见到该书出版,他离世后,儿子丁栋在遗物中找出这些曾被认为已丢失的信件,在出版人汪家明和装帧设计师陆智昌的帮助下,这本独特、有趣而温暖的书才与读者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