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3月27日 星期三

    《在诗之湄》:以感觉的变幻蕴聚诗情

    吴开晋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3月27日   24 版)

        诗人张脉峰,继《倾城之恋》和《重阅诗想》之后,又出版了他的第三部诗集《在诗之湄》。关于对这本集子的整体评价,我很赞同张同吾先生在《走向宽广与深厚》的序言中所说:其中有真情的流动,并触及到了人生与命运的局限,如有更开阔的心灵空间的渴念与对更自主的情感公式的追求;而其不足则在于语言尚缺精湛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的不足。但会逐渐地走向“宽广与深厚”。这不但是对脉峰个人诗集的评价,也是对一代青年诗人、中年诗人共有的界定。

        通读《在诗之湄》,确实叫人感到亲切和动心。其最突出的特点,当然也在于一个情字;但这个情字又并非简单地表露,而是通过诗人捕捉到的艺术感觉的变幻,营造出多色的意象,又使情蕴聚其中。也正如诗人艾青在《诗论》中所言:“诗人应该有和镜子一样迅速而确定的感觉能力,——而且更应该有如画家一样的掺合自己情感的构图。”就是说,诗人要如一面明镜去感觉大千世界的客体物象,更应像画家一样,在构图彩绘时把情感掺和进去。我们以此来检视脉峰的诗作,发现他正是在这一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从而创造出一种诗美的世界。

        这部诗集,大部分是爱情诗和怀亲诗,这也是最能调动诗人情感的诗材。先看一首小诗《露珠》:“心在宁静的深夜/悄悄结成一枚红豆/让清晨捎去/献给太阳//风是媒婆/违反天意/将你嫁给了土地//这也是你的命么”。无疑,这是一首含蓄的爱情诗。作者从露珠、太阳、风、土地捕捉到了诗的感觉,化为结成红豆的露珠的意象,但它的命运可想而知。作者伤感失望的情愫恰恰蕴聚其中,只是未直接道出而已,从而增加了诗味儿。其它如《网》,以吐血为网、结丝为情的蚕自比;《怀念一粒豆子》,以金的豆粒自比,抒发对土地的厚爱;《在路途寄诗给雪子》,让自己晶莹的回忆挂在对方“细腻如玉的胸脯上”;《一切因为你们和你,我沉默不语》,说兰花静默不语,静听自己的心声,都有一种感觉的变幻与意象的升发。最有代表性的一首,当是《雪子,拨响琴弦》一诗,且看其中的两节:“回到从前的一些地方/我轻轻拨响琴弦//思念丰盈着那些日子/那些日子溢满阳光和欢笑/你驻足于一缕阳光之上/用一种透彻的温柔/流过我的心房/我怎么来歌唱你/雪子/天边又响起鸽子的哨声……”诗句并不特殊,较为平实。但通过不同词语的嫁接,写出了一种内心的幻觉感受,构成了独特的意象。如说思念可以把过去的日子丰盈,在充满阳光和欢笑的日子里,她驻足于一缕阳光之上,一种温柔之感流过心房,都通过幻觉的转换,把情感融入了。最后则是天边响起鸽子的哨声,象征和平美好的鸽子,也是传递信息的友好使者,鸽子的出现,又颇有含义。

        脉峰的亲情诗,也写得情深意浓,不同的感觉变换融进真挚的情愫。如《游子吟》一诗,就写得很有力度。第一节写远行时和母亲的告别,就说是:“从此 你苍苍的白发里/将缠绕思念的丝线/你不眠的瞳孔里/将泊起思念的码头”;写别后则是:“我已经远在旅途了 母亲/如果有一朵蒲公英/轻轻落在你的脚下/吻着你耕耘过的土地/如果布谷鸟飞过你的头顶/歌声飘扬在你拥有的天空/那就是我/最深的问候”。这两节诗中,说母亲的发里缠绕着思念的丝线(不直说因想儿而头发变白),说母亲不眠的瞳孔里,泊起思念的码头(不说母亲因想儿夜夜不眠),还有借飘飞的蒲公英落地和布谷鸟的歌唱,表示是自己对母亲的问候,都是感觉的转换与诗情交融一起的佳句,也显示了诗作内在的张力。这些,都是作者在对诗艺诗美拓展上的进展。

        脉峰在诗的意象营造时,也注意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尽量地使语言简洁、精练,这方面的努力也可见。

        首先,作者注重比喻与象征。有的是明比,有的是暗比,有的则运用了象征和通感,这都是现代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段。明比的运用,如前边提到的《网》,自比为吐血为网的蚕,和被别人收入网中的鱼,就很有质感;暗喻的运用,比如《迎着阳光》中,说忧伤流向遗忘,如冰的往事被碾碎,就昭示着一种美好恋情的终结,又说,“摘一根小草的羽翼/别在胸前/迎着阳光/走向远方”,又暗喻着对未来的期望和主人公的觉醒与乐观。《太阳的独白》,又以后羿射日后独留一颗的太阳暗比,用的是拟物手法,说自己是繁星中爱最执着、情最炽烈的一颗,也暗含着一种对爱热烈追求的象征。至于短诗一组《春夏秋冬》,象征意味就更浓了,也有通感在内。

        如《春》:“来的时候/是绿的原始/离去时/是绿的永恒”,是一种美的雕塑,也暗含着对美好的感情的回顾。

        又如《夏》:“过多的热情/换来泪雨/转过身/把思考留在小河”,也可说是热烈感情后、离别悲伤后的理智思索。

        再如《秋》:“收获/有成熟/也有幼稚/心呢”,更是一种冷静后的思考了。

        最后如《冬》:“枯叶满地之后/又飘冰雪/凄冷的时空/等待着太阳的出现”,是失望之后又满怀新的希望的内心独白。实际上,这四首小诗,可看作是爱的开始与结局的四重奏。这当是脉峰诗集中的压卷之作吧!

        诚如张同吾先生所言,脉峰在诗歌创作方面,要走的路还很长。希望脉峰在诗艺诗美的创造上更下功夫,写出更多更优秀的诗篇。

        《在诗之湄》,张脉峰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