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2月20日 星期三

    差点被“腰斩”的《家》

    陈思广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2月20日   14 版)

        《家》是巴金最著名的作品现已家喻户晓,但最初在上海《时报》连载时却受到了读者的冷落,差点被“腰斩”。

        1931年初,上海《时报》文艺版编辑吴灵园约请巴金为报纸写连载小说,每天发表一千字左右,巴金恰巧有一部已构思三年的长篇腹稿,自然一拍即合。4月14日,上海《时报》刊载《激流》广告:“本报不日起刊载  巴金先生新著  长篇小说  我们为应读者需要,特请‘巴金’先生撰述一部长篇小说,不日可在本报上发表,巴金先生的小说,笔墨冷隽而意味深远,在新文坛上已有相当权威,向除文艺刊物及单行本外,不易读到其作品,此次慨为本报担任长期撰述,得以天天见面,实出望外,我们应代读者十二分的表示感谢。”其中,“巴金先生新著”与“长篇小说”大字黑体另行刊登,以示隆重。4月18日,《时报》又在2版右上角最显著位置再载套红广告:“本报今天起揭载  新文坛巨子 巴金先生作  长篇小说《激流》  按日刊登一千余字  不致间断  阅者注意。”而“长篇小说《激流》”特以大号宋体字醒目标出。同时刊载《激流·引言》:“在这里我欲展示给读者的乃是描写过去十多年间的一幅图画,自然这里只有生活底一小部分,但我们已经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组织成的生活之激流是如何在动荡了。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所以我不能明确地指出一条路来,但读者自己可以在里面去寻它。”至此,《家》以《激流》为题开始连载于上海《时报》,至1932年5月22日刊毕,共264期。当然,并非无间断而是有间断,最长间断近两个月。1931年12月,《时报》不再刊登《激流》,编辑去信给巴金,埋怨他把小说写得太长,超过了原先讲定的字数,同时明确暗示了要“腰斩”的意图。此时,《激流》已近完稿,巴金觉得换了编辑自己再与他们争吵也无济于事,便去信声明不要稿酬。《时报》这才打消了念头,从1932年1月24日起以新式标点的方式继续刊登。对此,《时报》在1月26日发表的《关于小说》的启事中这样解释道:“《时报》发表巴金先生底创作小说《激流》,在去年已有六个月,因为‘九·一八’事变发生,多登国难新闻,没有地位续刊下去了,空了近两个月,实在对不住读者和作者。”“今天起决定抽出一部分地位,将此稿每天不断地刊登,继续于五六个礼拜内登完,并已商定请李先生再为我们担任撰作中篇小说。”巴金后来也说:“‘九·一八’沈阳事变后,报纸上发表小说的地位让给东北抗战的消息了。《激流》停刊了一个时期,报馆不曾通知我。后来在报纸上出现了别人的小说,我记得有林疑今的,还有沈从文的作品(例如《记胡也频》),不过都不长。” 

        但是,据查《时报》后得知,“九·一八”事件后,《激流》的刊载并没有受到影响。从1931年9月20日《时报》开始大量刊登抗战新闻的同时,《激流》仍在连载,直到11月29日连载到184期后才停刊。沈从文的《诗人与小说家》于10月4日起开始刊载,10月15日起改题为《记胡也频》,至11月29日刊毕。而巴金所说的林疑今的小说则是在1932年1月24日后与《激流》同刊的。同样,《时报》在近两个月内并未做到‘每天不断地刊登’,自1月24日到3月15日,50多天中只载出5期,只是从3月16日起,才又比较连续地刊出57期,至5月22日全部登完。看来,巴金与报馆所说《激流》受“九·一八”事件的影响应该是一个托辞。

        那么,到底是什么缘故使《家》险遭“腰斩”的命运呢?我想,这可能与《时报》的定位有关。我们知道,《时报》是一个定位于市民阶层的民营日报,1931年前后,正是张恨水言情小说红遍上海之时,《世界晚报》、《新闻报·快活林》、《立报》、《申报》、《晶报》等上的连载小说几乎由张恨水一人包办,《时报》虽未能沾得张恨水的光,但对于取悦于市民阶层的办报理念还是不肯舍去的。这就要求它所连载的文学作品在情节上悬念丛生、跌宕起伏,内容上娱乐消闲、轻松活泼,语言上通俗易懂、浅显明了,才能迎合大众与市民的心理。以此观之,《激流》的各项要素显然难以符合《时报》的相关要求,也难以满足市民阶层的阅读期待。首先是情节,平稳与舒缓,这是连载小说最忌讳的短板;其次是主题,小说所表现的反封建主题在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30年代难以引起市民阶层的共鸣;再次是内容,《激流》所表现的青年学生的人生理想与现实困惑又与市民百姓的理想愿望不尽相通;最后是语言,巴金式的激情写作很难让市民读者有充分的耐心。在1000字左右的篇幅制约下,《激流》无法展示出《时报》所期盼的艺术元素,报社渐渐失去对巴金的期望也就不足为奇了(换编辑本身其实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好在巴金及时声明不要稿费,好在《时报》也在这一前提下将全稿刊完,使我们终于有机会在《时报》上目睹了《激流》的全貌。

        不过,这次险被“腰斩”的经历给巴金以深刻的教训,以后,巴金再没有在任何报纸上连载长篇小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