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8月29日 星期三

    假如方舟子遇到了陈独秀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8月29日   08 版)

        7月25日,厦门大学对“方舟子举报女教授傅瑾文凭造假”一事做出正面回应,并公布了对傅瑾的调查结果:“傅瑾应聘厦大,提供的是一份‘完全假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文凭,‘这是一起十分恶劣的主观故意的造假行为’。”厦门大学校方也公布了对傅瑾的处理决定:“解除和傅瑾的工作合同,做辞退处理,同时要求傅瑾本人通过公开渠道,向厦大师生员工、校友和关心厦大的社会各界人士做出‘深刻道歉’。”(7月26日《厦门日报》)

        此役方舟子可谓取得完胜,又一造假者被揭露、打倒。但是欣喜之余,我突然有了一个比较荒诞的想法:假如方舟子遇到了陈独秀会怎样呢?

        1916年12月,陈独秀接受蔡元培的聘请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他那时不过三十几岁。蔡元培为了能让教育部认可陈独秀的履历从而顺利接任北大文科学长,特意为陈制作了一份“假简历”:“陈独秀,安徽怀宁县人,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毕业,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事实上陈独秀从来没有进入过“日本东京日本大学”,也没有担任过蔡元培所说的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等职务。

        如果方舟子能够有幸遇到当时的“盛况”,以他的脾气秉性和爱好,他是否会向手持假文凭、假履历做北大文科学长(我猜测相当于今天的文学院长吧)的陈独秀发难呢?我想,即便方舟子能够找到蔡元培为陈独秀作假的证据,并且以此向蔡元培和陈独秀发起进攻,当时的北大上下也不会理会方舟子先生的。因为尽管陈独秀就任后一直声明自己没有什么学位也没当过校长,但据我们今天所知,当时并没有什么人在这个履历方面做文章。相反,那时反对陈独秀的旧派人物古文派教授是用学问去非难陈独秀的,认为陈独秀只会写“笔记类文章”,而陈独秀的支持者“制服”对手的武器则是陈独秀在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字义类别》。当时反对陈独秀最激烈的黄侃,是因为当年在日本时陈独秀与章太炎讲音韵时曾经说过“湖北(音韵)无人”,而自负的黄侃则是湖北人,因此黄侃才对陈独秀耿耿于怀。不过,黄侃“黄疯子”是最佩服学问的,否则他也不会拜章太炎为师。连黄侃后来都不曾如何陈独秀,想必陈独秀确有两把“刷子”。那么,北大的这些人会理会方舟子的证据吗?我想希望很渺茫。

        之所以会想起这些,是因为我对造假女教授的工作业绩产生了一点兴趣。厦大校方介绍,“傅瑾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在厦大总共指导了十位研究生,其中有两位已经毕业;以她作为通讯作者,发表了6篇论文,其中影响因子最高是4.337,以她为主持人,获得了6项的科研课题,其中包括一项是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前期项目,资金的资助额是60万元,其间,她还获得了四项国家专利,其中三项是第一申请人,一项是第二申请人。”可见这位假文凭教授并非“酒囊饭袋”,甚至还有很强的能力。与那些怀揣真文凭却无所事事的“教授”们比,这位假文凭教授在实力上要胜出许多。无形中,傅瑾验证了一句话:文凭不等于水平!很显然,傅瑾的水平要比文凭强得多!那么,假如方舟子能够放过这位女士一马而厦大又能从轻发落的话,这位水平一点也不“掺水”的女教授会不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呢?这就很难猜测了!

        在这个只认文凭不认水平的时代,假文凭要被责骂,“没水平”却能安然无事,这岂非咄咄怪事?大概,方舟子也不会意识到自己打假的最大悲哀吧——只能打假,不能“打真”,即便打的假再多,又有何用?所以,我想问:假如方舟子遇到了陈独秀,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河北省滦南县  姜伯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