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朗编选的《文章选读》最近由华文出版社出版。2012年6月30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的著名学者以及清华附中、北大附中、北京101中学、北京十一学校、苏州十中等中学的校长、教师,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院聚会,就这本书进行了座谈。到会的大学教授和中学校长、教师一致认为,这本书的出版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研究生以及高中生学习写好文章;有助于提倡一种文风,提倡一种趣味,造成一种新风气;有助于读者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出于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高远的价值追求
刘 伟(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
我特别感谢叶先生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为我们的大学生和老师们编了这么一本书。这本书的编选出版至少出于以下四个层面:第一是出于一种强烈的责任感;第二是基于很强、很深厚的学术功底;第三是出于一种很高的审美的情趣;第四是出于一种高远的价值追求。这四个方面汇聚在一起,形成这样一本包含了作者无数心血的书,形成这样一本非常值得读的书。
本书选了一些古代作者的文章,这也是一种历史的沉淀,今天我们没有忘记他们,说明他们对我们今天还有照耀。本书也选了一些当代学者的文章,这些学者为当代的年轻人和读者写出这样经得住推敲的好文章,特别的令人尊重。
这本书对我们研究经济学的学者也极有启发,特别在经济学的科学性与人文精神如何统一的这个方面。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讲求科学的分析,有特定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性质,而整个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都是关于人的问题,因此,这种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与经济学的统一成为当前经济学中面临的紧迫问题。当前的经济学的一些著作读起来非常枯燥,内容和形式都越来越数学化。过去有人说过,一个学科的成熟以数学在其中的应用的程度为标志。但是也有人说过,一个学科的死亡以数学在其中应用的程度为标志。现在经济学的数学化可以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有的论文用一堆数学模型解释了一个人人都知道的、没有用的道理,那不是在制造垃圾吗?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以及它的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的滋润对学生来说就越来越重要。当前,在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培养中,面对的难题是理论自觉的缺乏和思考深度的匮乏,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倡一种好的学风,一种建立在高尚的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的,有深入的思考和批判性的考量的基础上的学风,积极地引导学生去阅读健康的、向上的、明朗的文章,向往高远的人生境界。所以,我特别感谢叶先生编选了这么一本很好的书,非常令人敬重。
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这本《文章选读》最突出的一点是不仅选了抒情文章,而且选了学术论文、评论文章,选了很多各种类型的好文章,我觉得特别重要。现在一些文选选的抒情文章显得单薄。其实一个人的逻辑头脑不一定是通过数学来训练,很多特别微妙的逻辑是通过语文来训练的。那些大科学家、大逻辑学家的语文功底都很深厚。我想,《文章选读》对好文章的界定更加地清晰和准确了。
王殿军(清华附中校长,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
叶朗老师选文的立意和境界使我特别的佩服,他是以文选文,而不是以人选文。从古至今,大人物众多,但并不是每个大人物的文章都被叶朗老师选进了《文章选读》。他的出发点是看文章,从文章的主题思想到写作艺术等等各个方面都力求找到干净、简洁、准确、通畅的好文章,这样选进来的文章确实有很高的水准。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去选文章,也彰显了叶朗老师的造诣和境界。
闫存林(北京十一学校语文学科主任)
这本《文章选读》不仅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而且教人去思考,教人去表达。书中选的陈四益先生的文章以及《互联网重新塑造我们的头脑》等文章,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建立一种清醒的批判意识,我觉得这是至关重要的。
金翠华(青岛大学教授)
叶朗老师编选的这本书可以说把我多年的梦想实现了。我在文革以后从教小学二年级开始,再教四年级,然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然后到山东经济学院、山东纺织工艺学院,合并以后到青岛大学,教过了很多很多学生,所以对孩子们充满了那种心里的爱。长期的教学生活,使我确实感觉到,教学生写文章不仅是教写作,而且是在教做人。不好的文章真是会把孩子引向坏的方向发展。叶老师这本书选的许多文章我非常赞赏,它们不仅告诉我们怎么写文章,而且告诉我们怎么做人。
提倡一种文风,一种趣味,造成一种新风气
柳袁照(苏州十中校长)
《文章选读》这个名字很平常、很平淡,同时又有大的气度,可以说是一个没有修饰的最顶层的一个名字。
我们知道企业当中一流的企业是制定标准的,其次才是生产品牌的企业,然后是配套企业。叶先生选编这本书其实也是为当今的文章制定了一个标准,这是最顶层的工作,因此和《文章选读》这个名字是相适应的。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只有大学者在自己的学识、自己的眼光基础上,具有博大的胸襟和广远的视野,才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
陈四益(著名作家)
这本书我全读过了,非常有兴趣。这本书的编选是有所为的,与一般的选本不同。这本书对转变当前的文风和社会风气有意义。我们现在一些人的文风的确有问题。就我的感觉,一是有腐儒气,就是堆砌一堆材料,不知要说什么问题。二是有空疏气,文章很长,但是不知所云。三是有市井气,迎合低级趣味。四是有泼皮气,就是骂街,比谁骂得凶。五是有帮派气,是哥们就互相吹捧,不是哥们,就互相辱骂。给人的感觉是不知道什么叫典雅,什么叫优雅,什么叫教养。这本《文章选读》对扭转这种文气可能会有作用。当然主要还要靠中学和大学的教育。
孟 晖(自由撰稿人)
我谈一点自己的感受。我去年参加西班牙的一个文化活动,他们的文化官员的西班牙语特别典雅。但是今天的西班牙语很粗俗,这使人惊讶。这在世界上好像是一种普遍现象。今天的好莱坞电影和美国电视,推行一种特别粗俗的语言,充满脏话,极其低俗。我懂一点法语,这种情况也发生在法国。今天你在法国看电影、电视,那个语言粗俗到你不能听,你不相信那是法语。最使我不能容忍的是以萨科奇为代表的一些官员,为了讨好底层,故意说一种非常粗俗的语言。这种世界性的粗俗必然跨越边界,蔓延到中国。在这种时候,这本《文章选读》出来提倡美的文字,坚持典雅的语言,就特别重要。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人出来提倡和坚持美的语言。语言的典雅、优雅,显示一个国家的文化心灵,显示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在我印象中,三十年前法国有教养的人士,他们的日常语言是从书面语言发展出来的一种谈话方式,所以就特别典雅。
高建民(北京101中学教科室副主任)
叶朗老师通过选编这本书,表达了他自己在写作方面的审美趣味,希望把他的一些想法传达到所有的读者那儿去,希望通过读者不断地感染身边的人,希望我们的学风、文风能有所改变。这本书建立的一套审美标准就像竖立了一座高峰,引导学生们从精神的层面上去攀登。
吴国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文章选读》体现了叶朗老师自己一贯的文章风格和他的治学的态度。所以,读这本书,就是读叶老师本人。叶老师本人研究美学,但从他的几本著作中就会发现,他始终关注科技。这本《文章选读》中选了好几篇反思当代科技的文章,如尼古拉斯·卡尔的两篇,还有田松的一篇,都非常有时代感。
程 翔(北京101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我在北大附中教了14年书,这个学期刚刚到了101中学。对叶先生我仰慕已久,读过叶先生的著作,对我的语文教学很有教益。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想的是怎么运用这本书去引导我的学生?正如叶朗老师所说,我可以让学生去品味这些文章,玩味不同的文章所表达的不同的意蕴和情致,不仅仅是品味一篇文章,更多地是在品味一种精神境界,品味一种人生。
(杨玉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