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在某卫视的一档知识竞答节目中,看到一位斩获大奖的“战神”,自称之所以能击败数位实力强劲的对手,是因为他已读了两万本书。因博览群书而使其知识面广,似乎没有什么竞答题可以难倒他,这一点我以为是可信的。但一个才28岁的年轻人,就已读过两万本书,就有点儿令人不可思议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话自然是千真万确的。但古时的一卷书,以字数而言,与近现代的一本书相比,那是要少得多的。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虽79337卷,但仅为3503种。它基本上囊括了我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即便到了印刷业发达并大量引进外国著作的近现代,像王国维、胡适、陈寅恪那样的国学大师,一生恐也未必能读完两万本书吧?
我原是做文学编辑工作的,审读书稿是我的职业。当年我在作家出版社任职时,全社每年出两百多本书,由三位副总编分头终审,平均每人每年要终审七八十部书稿,除了开会而外,每天心无旁骛,埋头审稿,忙得不可开交,被同事们戏谑为看稿机器。因此,当“机器”老旧后退休回家,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解放之感。但细算下来,似我等这样的“看稿机器”,即使不停息地运转二十年,至多也就看一千多部书稿吧?由此联想到,那位自称已读过两万本书的才28岁的年轻人,在我看来,简直就是神仙了。
有人计算过,按中国人目前的平均寿命,每人活在世上的时间也就两万多天,而无论天赋多高,真正意义的读书,总得从七八岁才开始吧?就算一天读一本书,一生也就只能读两万本书。一个才28岁的年轻人,就读了两万本书,平均每年读一千本书,也就是说,平均一天要读两三本书。我想即使他一目十行,不吃不喝、不工作、不睡觉,全天二十四小时都手不释卷,恐也难以完成吧?
众所周知,博览群书能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愉悦心情,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因此,无论是在哪个年代,提倡多读书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也不是成天只是读书而不学以致用、不注重社会实践就值得称道。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不仅要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还要多读、精读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和职业有所帮助和促进作用的好书,不然,囫囵呑枣、不求甚解地一味追求读书的数量,创造“读书破万卷”的神话,恐也是白白耗费宝贵光阴,并不值得赞赏和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