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5月23日 星期三

    文艺学教材“新编”:回归“原典”

    童庆炳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5月23日   06 版)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推出的、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艺学系列教材”,是落实“回归原典”教改理念的成功尝试。其主要特色体现在:

        一、变“六经注我”为“我注六经”。以往的理论教材可概括为“六经注我”。这套教材看重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文本”,在每一章的设计中,又通过对文本的详细注释和“作者简介”“背景知识”“文本解读”三个环节,去释放“经典文本”的魅力。这样,原来那种“六经注我”的编写思路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注六经”式的新思路。

        二、变“单音独鸣”为“众声对话”。以往的理论教材体现的是教材编写者的声音,此谓“单音独鸣”。这套教材每章既设计“经典文本阅读”,亦设计“相关问题概说”,前者是“一斑”,后者则是“全豹”,两者相呼相应,取长补短。于是在编者与作者之间、文本与文本之间、问题与问题之间就构成了一种多层次的“对话”关系。这种“众声对话”的局面改变了原来那种“单音独鸣”的教材格局。

        三、变“宏大叙事”为“微观分析”。以往的理论教材侧重于“宏大叙事”,结果常常流于空疏浮泛,这套教材提倡“回归原典”,由此展开“讲授原典”的教学实践活动,可让教学更加科学化与合理化,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细读文本、脚踏实地的致思方式与学习路径,让他们真正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这套教材已应用到北师大文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之中,其教学实践表明,以讲授原典为基本教学原则,然后或辅之于个案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加入到思考分析的行列中。凡此种种,既搞活了教学,也让面目可憎的理论变得可亲可近起来,收到了预定的教学效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