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有关齐白石的传记、评论和研究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再加上2009年他的画作拍卖成交额超越了梵高和塞尚,而位居全世界继毕加索和霍沃尔之后成为第三名,一股“齐白石热”在全中国全世界逐渐形成。近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推出的“水墨齐白石”、文化部艺术司和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以及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迅作品《齐白石全传》,更加推进了“齐白石热”的升温。
一、理深深
俗话说:“人才遍于草野,英雄起于激流。”齐白石从乡下木匠到民间画师,进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地养身修道,敢于超越自己,实行“衰年变法”,终于成为大学教授和艺术大师,以诗、书、画、印“四绝”流芳百世。《齐白石全传》讲述了齐白石实现梦想的艰难历程,从而彰显了一代艺术大师的人格魅力和艺术精神。
齐白石数十年如一日地笔墨耕耘,一生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正如他自己形容的“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他精心创作水墨画三万多幅、诗词三千多首、印章三千多枚。在《齐白石全传》的行文中,就穿插了大量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齐白石多元的艺术探索,也折射出他曲折的人生路径。周迅能结合时代背景、生活经验和文化渊源,对齐白石的艺术作出中肯的评价和理性的把握。比如,他在论及齐白石的一些山水画时,就这样写道:“有沈周的朴实,而画境更辽阔、奇变;有石涛的豪气,而格调更沉雄、瑰丽。”具有媒体观察学者和艺术评论家素质的周迅,也就自然而然地赋予了该书新本书在娓娓叙说齐白石的人生乐事和艺术趣闻时,总是能引发出一些人生妙语和艺术思绪。比如,在写到齐白石居燕京十余年,因求画及篆刻者众,而专应花鸟不画山水时,就引出他在友人画作上的题词:“是不为,非不能也。”齐白石并不是艺术理论家,但是,他善于将自己的经验化作艺术想象和视觉图像,并能通过不断的精审和长期的积累,把创作体会、审美感悟和艺术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作为一部人物传记,《齐白石全传》所闪现出来的理论光芒,使之具备了一定的“评传”意味。
二、事纷纷
齐白石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异数。齐白石生前就曾先后邀请金天羽和艾青为自己作传,但是,他那跨越晚清、中华民国、汪伪政府和新中国四个不同时期的丰富经历,无疑使得这项非常光荣的任务变得十分地艰巨,以致在他有生之年都没能如愿。虽然年过七十后齐白石亲自述说生平,并由张次溪详细笔录,但因世事推移和体力不支而没能坚持到底,一部《白石自述》并不完整。后来,又有黎锦熙、胡适、邓广铭合作的《齐白石年谱》出版,但也因种种原因,留下了不少遗憾。
真正地还原齐白石,是需要一定的能力和机缘来串起他一生中纷繁的事件的。周迅家在湖南衡东杨梓坪,离齐白石故里湘潭白石铺并不远,他的祖辈又与齐白石外婆周氏多少还有些渊源。周迅对诗、书、画、印都有较深的造诣。近几年来,也有不少人力图探寻齐白石的人生足迹和艺术密码。《从木匠到巨匠——齐白石》、《齐白石的乡土与浪漫》、《齐白石的今生今世》等一批著述就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而《齐白石全传》更能彰显出史诗色彩,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就非常赞赏《齐白石全传》的完整性和翔实性,说它“史料丰富,图文并茂,有很多珍贵的文献资料是第一次对外公布”。
为了还原真实的齐白石,周迅曾多次深入齐白石故里进行广泛的采访,收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资料。在漫长而又艰辛的写作过程中,周迅将自己完全融入到历史情境之中,去感受齐白石的每幅画和每件事。齐白石与聚英旅馆老板娘杨颦春的浪漫故事、同护士夏文殊的相处、跟梅兰芳的交往、对江青的怠慢等事件,都被周迅恰如其分地叙述出来了。
可以看出,《齐白石全传》是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来编织齐白石丰富的人生画卷。
三、情切切
齐白石在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获奖答词中满怀激情地写道:“正由于爱我的家乡,爱我祖国美丽富饶的河山土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
齐白石的情感火山所包容的乡土情结、布衣情怀、师生情谊和亲友情感,使得他的艺术创作总是能喷发出爱的烈焰。《齐白石全传》凸现了一代艺术大师的宽广而又细腻的情怀。
齐白石在艺术道路上很荣幸地得到过不少人的点拨、引导、扶持和奖掖,《齐白石全传》全面地表述了集聚在大师身上的各种深厚的友谊之情。在众多的友情中,最重要的是师友之情把他从狭隘引向开阔,从浅俗导向文明,从木匠转成画匠,并最终成为艺术大师。齐白石对友情的感怀,屡见于诗画作品之中。“廿七年华始有师”,道出了胡沁园对他的启蒙;“追思处处堪挥泪”,说出了王闿运对他的提携;“尊前拔剑杀齐璜”,表达了陈师曾对他的影响;“江南倾胆独徐君”,抒发了徐悲鸿对他的帮助。正是这些师友对齐白石的发现和提携,最终把他推上世界艺术大师的宝座。
《齐白石全传》,周迅著,湖南人民出版社,8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