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4月11日 星期三

    聆听智者的对话

    顾学云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4月11日   19 版)

        《水里的圣经》是当代作家沈思源继《我的爱》、《梦醒记》、《返思录》、《我的太阳之子》之后出版的又一力作。作者以前所未有的手法,将层层叠叠的故事穿插在两个人物的对话当中,充分体现了讲述者非比寻常的智慧。故事的背后,是作者对宇宙、对自然、对生命层层深入地思考。

        沈思源,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4岁时,亲生母亲把她送给了别人,养母对她施尽了暴力,童年的时光在她的心里只剩下无尽的苦难。16岁时,她被剥夺了继续求学的机会,被迫成了一名纺织女工,但她却从未向困难低头,而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再次降临的磨难,让她几欲放弃自己的生命。在痛苦地与死亡魔鬼较量时,她终于醒悟到了生命的可贵,并从此拿起笔,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水里的圣经》更是其历经五年的时间磨砺而就的精品,按沈思源的话说:“这部作品的创作前后花去了我五年的时光。当然,五年中我并不完全沉浸在这里,我只是牵挂着她。”

        《水里的圣经》,作者着力表现一个超越现实而又有别于宗教的魔幻世界,将无数个对传统观念的发扬与颠覆集中抒发,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生命与人类崇高情感的探讨与追问,使人获得无尽的思考。书中还涉及到了生命存在、敬畏自然等讨论。“灾难永远都会发生,昨天、今天、明天,我们唯一能够掌控的,就是做个能够有所了悟的好人。活着时问心无愧,离开时了无牵挂。如果我们真的觉醒了,那么我们将不会再恐惧死亡的到来。”这也是作者历经数次磨难后,大彻大悟,所得出的对生命的感悟。

        沈思源的文字朴实无华,完全是自性的流露,没有技巧的炫耀和辞藻的堆砌,没有强烈的抒情和感叹。在淡定和从容中娓娓道来,却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会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沉入进去,抛弃所有的杂念,只剩下了你和她,一起醉心于一种感动与祥和的宁静的状态之下。

        正如我初读此书的时候,以为向我娓娓道来的是一位耄耋老人,然而,最后从书中的序言才发现,作者竟然是一位而立过后的女性。我甚至在想,作者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历经了怎样的磨砺,才能在如此青春年华之际,却有了如此深厚而沉重的对生命的感悟,句句都仿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洞悉了人生的真谛。在这一点上,我想也许沈思源自己也言不清,道不明吧。否则她怎会说:“没有哪个女人不害怕自己老去,何况老得如此之快。对于自己的一夜白发,在那一刻我还恍若梦中。生活中并无受到任何打击,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我的这种突变呢?怀着这种困惑,我继续像往常那样坐到书桌前开始一天的创作。当我再次沉浸到九旬老人天匠奶奶的叙述中,我才猛然醒悟,原来是自己进入角色太深,完全将自己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所以才引起了这种生理与心理的同步反应。”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水里的圣经》中,作者也深深地感悟到:“……在这个渐渐被物化了的世界,人们用机械代替了人的体力劳作,用程序代替了人的思想。实不知,这对于人类的发展来说,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啊。人将会渐渐丧失思考的能力,劳作的能力。长此以往,到最后,人类终将又变得跟最初时一样……”作者对宇宙、对自然、对生命的层层思考,也进一步延生到了我们当今的现实世界中。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人们却越来越觉得疲惫与无奈,伤痛与心酸,心灵难以平静,幸福指数不断走低。然而正如思源所说:“苦难于人,就像水于万物,人存在于这个世上,是离不开苦难的,我们的心灵也只有经过苦难的洗礼,才能摆脱各种低俗的污垢,最终回归到本来清净澄明的心境,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尘不染、自在无碍的精神境界。”

        诚如作者所言,“《水里的圣经》适合世上所有正在追寻真理、寻找精神慰藉的人们。”而我并不甘只是寻找慰藉,千言万语,我更希望大家都来读读这本书,聆听智者的对话,体验生命的真理,体验对大自然、对宇宙的敬畏之情,放慢生活的脚步,让我们的生活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前进!

        《水里的圣经》,沈思源著,吉林出版集团2012年1月,27.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