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4月11日 星期三

    王筠:重写长津湖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4月11日   11 版)
    《长津湖》,王筠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38.00元

        上世纪50年代,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造成了数百万人伤亡,同时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心灵上铭刻了无数的伤痛与光荣。尽管这场战争还有许许多多的谜团有待破解,但越来越多的真相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显现出来。

        “我走进了他们,也走进了60年前风雪呼啸天寒地冻的长津湖。”为了再现这段寒冰铁血的岁月,济南军区创作室创作员王筠深入研究战史资料近20年,遍访战役亲历者,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长津湖》,以一个军队作家的历史眼光和文学情怀,回顾和重温了发生在朝鲜长津湖的那次惨烈战役。60年仅仅是短暂的一瞬。长津湖战役惊天动地的历史画卷并不遥远,我们依然可以从这并非遥远的历史中寻找到信仰之源。

        读书报:很多人质疑有没有必要出兵朝鲜,甚至当时的美军也认为中国的出兵只是象征性的。在写作中,您是否怀疑过这种必要性?

        王筠:从战略角度说,没有当年的出兵朝鲜,历史将被改写,它为朝鲜战争的停战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也为我们赢得了60年的和平发展。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上振臂一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如果没有抗美援朝的胜利,就不能叫做中国人真正的站立,这是中国在国际上的崛起。

        读书报:为什么写作这本书?

        王筠:从2011年3月到8月,这本书的创作用了差不多5个月的时间,但是为《长津湖》所做的准备却有近20年。在这20年里,无数次我在扪心自问,没有御寒的服装,没有果腹的食物,甚至于没有像样的武器,在人的承受力已达到极致的极端环境下,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我们的前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样的精神从何而来?不用说今天的装备和待遇与那个时候已经天壤之别,我觉得用“丰富多彩”这样的词语也不能完全来概括,这当然是这个伟大时代带来的财富。但是同我们的前辈相比,我们又似乎缺少那样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来自于坚定的信仰。他们正因为具有了这样的信仰才能迸发出无穷无尽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才能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畔传递出无坚不摧的强大的人性力量。信仰的力量不但支撑起了《长津湖》的故事框架,也成为我写作《长津湖》的动力。

        读书报:小说以长津湖战役为原点,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是还原战争中的真实人物吗?尤其是美军随军记者詹姆斯·爱德华的塑造和他的日记情节设置,您在写作中如何考虑的?

        王筠:在《长津湖》中,不仅战役的背景、进程和结果是真实的,许多故事也是真实发生过的。小说中包括中美两军有名有姓的人物大概50人,其他的名字基本都是虚构的,如主人公吴铁锤、欧阳云逸等。但这些人物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他们就是那个时候、那个部队的缩影。美军的随军记者很多,包括美联社等各种媒体,但我写出詹姆斯·爱德华这样一个记者,以及杜撰他的前线日记,是希望能通过记者客观的眼光描述,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感。我觉得回顾这一段历史,首先就要敬重它、敬畏它,要把60年前那个严寒到极致的冰天雪地的长津湖畔发生的故事如实道来,语言和结构的营造位居其次,重要的是细节的真实。

        读书报:美国一位传记作家用十几年时间写了《最寒冷的冬天》,为什么时隔60年后,中美两国作家同时将眼光放在长津湖战役上?

        王筠:这首先要从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说起,美国逐渐意识到在世界上维护和巩固和平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能力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我们需要更多的共同合作和进步,所以有必要回顾60年前的战争。作为作者而言,最刻骨铭心的就是我们双方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我希望我们能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读书报:很多作家围绕这个题材写过长篇小说,比如魏巍的《东方》、王树增的《朝鲜战争》等,这些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同样取材于长津湖战役的美国电影《严寒十七日》也将于今年夏天上映,您在写作的时候有没有压力?

        王筠:我在写作的时候并不知道《严寒十七日》。《严寒十七日》是按照美国人的价值观创作的,它可能是以长津湖为背景讲述人性关爱的故事,但我是宏观全景式的讲述,力求把战争的来龙去脉更客观真实地还原。《严寒十七日》对我的创作没有任何影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话语权。

        本报记者  刘  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