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4月04日 星期三

    你我看到了什么?

    宋旭景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4月04日   08 版)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彼得·海斯勒著、李雪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出版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的副标题会让人误认为是本自驾游的书,若不是朋友的坚持推荐,我完全不会找来读的。

        把“在中国,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打制度的擦边球。其中最基本的真理就是,事后原谅比事前许可要简单得多”这句话放在腰封上,貌似这本书是对中国人的各种劣根性的批判。其实并不是,这本书只是尽可能地在揭示从北到南,从长城到长江南岸正在发展变化着的中国。当一本书不可能完整地讲述整个中国时,管中窥豹就十分必要,有些东西存在着,但就看如何讲述地很生动,让人真的认同你的讲述。

        书中“城墙”一部分是何伟2001年田野考察的结果,“村庄”是他2002年-2007年间歇性考察的结果,“工厂”的主体部分是他2005年-2007年间歇性考察的结果。不论是“城墙”、“工厂”还是“村庄”在这么几年间还是会发生很多的变化,由于政策的导向或者是人们的选择,向着更好或者更坏的方向发展,事物总是这样变动不居的。

        “城墙”自然就是长城的城墙,“长城”常常是被这么表述的:“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是我们所熟悉的。“这些城墙一度为了抵御蛮夷而建,如今却在欢迎世行贷款”,海斯勒一语双关,曾经除了中原居住地以外的人都被视为是蛮夷,包括现在的各种少数民族和非中国人。“所有真正的蒙古人都挂着成吉思汗的画像”,这就是认同问题,认同现在的党和政权,但更认同自己的祖先。长城也好,祖先也好,其阐释都会随着时间和观念的不同而不断改变。“长城的象征意义是一种流体,它表示什么东西都行,哪怕是说成蒙古人和汉人的合作也没有问题”。

        “村庄”一部分讲的是一个离北京的怀柔区有四十五分钟的车程再加上十里地的村庄,是某段长城的所在地,自然环境差,居民年收入2000元左右(2002年),有的就是空旷、荒凉。除却有无长城这样的区别之外,类似的村庄在北京的周边大量地存在着。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同学,毕业之后当了北京村官,据他说,他所在的那个村穷的那个状况是他都没有见过的,我这个男同学家也是山东一个不发达的地级市下面的县里的农村的,家庭条件一般偏下。我曾经有机会去过北京房山与河北交界地区的一个农村,这个村近几年来靠着旅游还算差强人意,但是在那里进了屋手机就没信号了,晚上呆在那的感觉就是与世隔绝了,只能望着天上的星星和飘来飘去的孔明灯。这就是首都附近村庄的真实现状。如果有坐火车进北京的,那一路北行更是满目的杂乱和萧条的景象,尤其是冬天,树叶都落光了,只剩下光丫丫的树干寂寞地耸立着。

        “工厂”部分则是位于浙江西南视为“浙江西藏”的丽水市一个经济开发区里的工厂。这样的工厂的尴尬在于夹在珠三角领先发展、温州以点状发展的中间,技术和设备都是抄袭别人的,也没有形成像温州那样一个镇专做型号不同的同类产品的规模。这样的工厂可以视为是“前工业化时代”的工厂,技术是随时在学习,资金也不稳定,没有系统的规划,更不会有严密的管理制度,起一个工厂就是某个有点钱的人看中了某种产品的商机,然后就找了个地便宜、有地方政府税收优惠的地方盖厂房、招工人,厂房建设的预算、样子都是在一个下午就搞定的。生产这些产品的人大都初中毕业,或者就没读过书,这些人的价值是通过流水线的作业来实现的,长远来看,等有比他们年轻的人涌入进来,他们怎么办?自身的保障、个人素质的提高、组建家庭、养育孩子、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养老如何来实现?每一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去南方打工挣钱,惟愿钱不是唯一的目的。

        海斯勒的书里记述的都是我们所熟知的,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刚刚才通过奋斗脱离了农村,进入了城市,对于他记载的很多事情我们都不会陌生的。我们在脱离了之后都熟视无睹了,其实我们还是可以做点什么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