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2月29日 星期三

    书评周刊·成长

    南怀瑾谈儿童经典教育

    丁淑文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2月29日   12 版)
    南怀瑾
    《南怀瑾谈儿童经典教育》,南怀瑾/著,明天出版社2012年2月第一版,10.00元

        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之后会自然运用出来。

        《南怀瑾谈儿童经典教育》一书是南怀瑾先生谈儿童经典教育的文集,包含南怀瑾的文章、讲座辑录,南怀瑾推荐的小学弦歌选本,还收录了少数跟经典诵读相关的研究或论文。南怀瑾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他从传统文化传承及理想人格养成的角度着眼,从儿童经典诵读的途径切入,多年来在多种场合通过多种途径倡导儿童经典诵读,体现了他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和人生经验与智慧的自然流露,其谋深远,其情真切。

        读过南怀瑾著作的人大都有这种感觉:平日里在普通读者印象中深奥刻板的经典,经先生用活泼浅白的文字一点拨,读者顿觉经典果然处处精妙、字字珠玑,这正是先生文字的独特之处和过人之处。《南怀瑾谈儿童经典教育》一书也一如南怀瑾平日的文字风格,深入浅出,在口语般的亲切中娓娓道出经典的微言大义和儿童读经典的重要意义。

        南怀瑾认为,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之后在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会自然运用出来。至于成年后再来读经典,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就像脾胃不健康的人,即便面对丰盛的美食,也难以吸收其营养了。《礼记·学记篇》中所提到的“记诵之学,不足为人师”也就是这个道理。

        在南怀瑾看来,儿童经典教育的目标崇高而远大,可用宋儒张横渠的话来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将儿童经典教育看成是民族延续国家强盛的必要手段,多次意味深长地说:“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而经典教育可将中华文化的根须深深扎入儿童纯净的心灵,并让华夏子孙藉此找回五千年文化宝库的钥匙。

        从实用的角度讲,诵读经典是儿童开发潜能的有效方式:可以快速地增加识字量,可以显著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注意力。

        南怀瑾认为,经典阅读必须要配合做人做事的教育,做人做事的教育是要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身教胜于言传,熏陶胜过说教。只有这样才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做事做人、道德修养、人格养成等各个方面,为儿童美好成功的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南怀瑾一生致力于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重视中华优秀文化经典在儿童中的继承与传播,为此不惜以九十多岁高龄仍奔走各地建立学堂、讲经授业,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殚精竭虑。其贡献,举世称誉;其执着,感人至深。南怀瑾在本书序言的最后部分饱含深情地说:

        我已经九十多岁了,但我常称自己是个“老顽童”,随时同年轻人交朋友,随时吸收年轻后进的新思潮。

        我的心情与思想感情正如古人所说:“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浅深”。

        以此经验告诉诸位年老、年轻的朋友们,希望共同为此目标努力,共创国家、民族,人类和平世界的美景。

        愿先生的文字如春雨雨人、如春风化人,愿炎黄子孙在这些文字的浸润滋养下生生不息、根深叶茂、蔚然成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