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撰写,缘于林安梧、陈占彪先生对话录《如何以传统文化化解道德危机》一文(《中华读书报》2012年2月1日第7版)的激发。
像近年许多道德讨论文章一样,林、陈对话也是针对现实“道德危机”而发。虽然文化界对当前社会整体道德评估存在分歧,却无不承认确实存在令人痛心疾首、愈演愈烈的不良道德风气。也许,这就是所谓“道德危机”一语的基本意蕴。不过,究竟应该怎样化解“道德危机”,人们的认识却见仁见智。笔者有些稍异于林、陈两位先生的拙见,愿粗陈请教,并与读者交流。
我想,正确回答这一问题,有必要先讨论一下道德的生成、演变机制。从伦理发展史来看,归根结底,人们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汲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换句话说,道德的根基,是合理的利益关系,是使人们为共同利益而密切合作的真诚愿望。利益格局的重大变化,必然带来道德格局的变化调整。合理、良好的利益格局,是良德的基础;不合理、欠公平的利益格局,则是恶德的土壤。在此基础上,虔诚的宗教信仰,务实的道德教化,楷模的道德示范,才会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
社会公德,作为在公共领域履行社会义务,从事利他行为的道德,只能在公共交往和互利互惠中逐步形成。这种交往、交换愈发达,社会公德便愈成熟。梁启超曾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欠缺公德,就是古代中国小生产方式和家族生活严重压缩了公共空间所致。而宗族生活方式,则使得私德相对发达。
人们常说的“社会转型”,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利益格局转型。这必然带来道德格局的变化调整。改革开放的中国,恰是处于这一阶段。平心而论,新时期的社会公德也并非毫无进步。慈善捐助和志愿服务,就有长足发展。但许多缺德事件,又确实多发于公德领域。那么,原因何在呢?
根据前述对道德根源和公德基础的理解,我想到最主要的几点:一是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垄断与特权的存在,使利益格局不尽合理,分配不公严重。有人享有特权,有人权利无保障,使得许多人不愿克尽与权利相对称的公共义务,导致公德心萎缩。二是政府对中间组织管控包揽过多,独立的自愿组合的行业组织匮乏,致使人们缺乏对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注与尊重。三是法制不健全,巧取豪夺成本很低,为公益献身成本很高,从而大大减低见义勇为、诚实劳动的意愿。四是公民不知个人权利与他人权利的边界,尊重他人权利和公共权利的意识淡薄。当然,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功利化,道德教育的空泛等,也是些次要原因。台湾的社会风气之所以比较正常,社会转型基本完成,独立农会、工会、商会等行业组织较为成熟,法制较为完备,是些主要原因。而包括儒教在内的传统文化和宗教的持续存在,不过是些辅助因素罢了。
如果以上简析大体属实,那么,化解“道德危机”的根本途径,就只能是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深化改革,下大力气完善市场经济机制,理顺利益关系,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培育公共空间,强化公民权利义务教育。至于弘扬传统,我赞同林先生反对将儒家思想工具化的主张,提倡为己之学和知行合一。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对社会变迁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425页)。列宁则指出:社会批判,不应“从自己的理想出发”、“建立在‘个人’的道德判断上”,而应“建立在对实际发生的社会过程的确切表述上”(《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420页)。但由于意识形态工作者长年与观念打交道,极易形成观念崇拜,夸大意识形态稳定性和继承性,看问题从思想到思想。因此,就需遵循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教导,“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5页 ),多作一些具体的社会分析。
然而,我们的文化传统,却向来有一种认为道德内生的倾向,诸如“反求诸己”、“为仁由己”、“人皆可以为尧舜”、“致良知”等等。似乎道德境界的高低,道德风尚的好坏,就在一念之间,因而便强调“修身为本”、“教化所先”。文革中的“恨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也仍然是旧瓶装新酒,同属一个文化模式。而对于社会制度建构与改良,对于公民社会建设却无所致力,也不愿让公众讨论、参与。而一味强调道德教化和灌输,轻忽根本性的利益协调,就必然事与愿违。恩格斯说得好:“‘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3页)
我以为,近年来的道德讨论,似乎存在一定程度的就道德建设而论道德建设的倾向。虽然林先生也曾谈及,传统文化要适应“工商经济、民主政治、公民社会”,要求培养公民习惯,提倡公民自身行动解决问题,但其着力处还是“以传统文化化解道德危机”。且不说脱离利益安排,“恢复中华文化”和儒教、道教与佛教,能否“让老百姓的心灵有安身立命的感觉”。即使如愿,也只是一种私德,解决不了公德风气问题。普遍性的公德风气,还是应寄望于良好的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