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土,经过两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与儒家、道家鼎立为三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生态意蕴,需要研究佛教生态思想。佛教虽以探讨人生烦恼、痛苦的解脱为主题,将精神的超越作为根本价值追求,但其缘起说、解脱论中表达出来的慈悲为怀和生命平等思想,围绕精神超越追求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等无不蕴含着深刻的生态精神,对当前生态文化观念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山东理工大学陈红兵博士著《佛教生态哲学研究》一书,是目前我国佛教生态思想研究的第一部专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生态思想与传统哲学结合研究的成果逐渐增多,不过,学术专著方面主要偏重于道家道教和儒家生态思想研究,佛教生态思想研究相对薄弱。就此而言,《佛教生态哲学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一方面,该书从哲学角度,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佛教生态哲学思想,包括佛教生态价值观、生态德性论、生态存在论,探索、开发和阐述佛教生态哲学思想资源,建构了一种佛教生态哲学,对于现代生态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该书从生态环保实践这一现实主题出发,从生态文化视角对佛教哲学进行诠释,揭示佛教价值观、修养论、存在论中包含的生态意蕴,探讨佛教文化回应时代需要,建构自身生态哲学的可能,开辟了佛教思想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大大丰富和拓展佛教思想研究的视野,以及佛学思想的现实应用途径。
从实践的角度,该书联系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对佛教生态哲学思想进行诠释和探讨,对于我国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生态文化观念,具有多方面的实践意义。如(1)佛教生态价值观方面,该书从佛教对涅槃解脱的追求、大乘佛教“普度众生,净佛国土”的价值理想出发,揭示了佛教“无我论”对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意义,有利于确立人与自然生态和谐、人与人社会和谐的价值观;(2)该书从佛教价值追求和思想理念出发,阐述了佛教重视寺庙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注重植树造林的生产方式,戒杀素食、节俭、惜福的生活方式,这对批判当今甚嚣尘上的物质主义、经济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创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3)该书从佛教业报轮回观念,以及大乘佛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情有性”思想出发,探讨佛教的生命平等观、生态平等观,揭示其不同于西方生态伦理观中“自然价值论”、动物权利论的独特内涵,这对于丰富生态伦理观念,传播和实行生态伦理原则,保护自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4)该书突出佛教伦理是一种德性伦理,在佛教生态哲学研究方面突出了佛教生态德性论研究主题。在这方面,该书不仅在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了佛教生态美德的生态意蕴,而且阐释了佛教“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的德性修养路线的生态内涵。佛教教诲信众,只有净化身心,教化众生清净解脱,入佛智慧,才能达到“庄严佛土”。这对抵制当今“能买就买”、“为地位而消费”、过度消费和过度享乐的种种诱惑,抵制“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抵制不断膨胀的物欲倾向,崇尚简朴生活,节俭惜福,注重精神生活,满足社会、科学、心理、精神、信仰、艺术和审美的需求等,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指出:“德性修养与世间事业的结合不是理论问题,而是主体自身的实践问题。”佛教生态化或佛教人间化,本质上是佛教德性修养与现实社会事业相结合,是佛学出世追求与入世事业统一。这也是作者研究佛教生态哲学的初衷和贯穿该书始终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