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1月18日 星期三

    赴陇之前的笔记

    任芙康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1月18日   03 版)

        不日将走一趟甘肃,很是向往,因尚未去过,亦因一直佩服甘肃人。他们讲自己得好,常常不动声色。比如说:“咱甘肃不行,整不好普通话,只是出了一群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没什么名画,只有一批敦煌壁画;没什么好路,只有一条丝绸之路,没什么美食,只有一碗牛肉拉面……”这种似“无”却“有”的句式,据说多达三四十条,囊括政治经济、人文地理,都是绝活,别省皆无。反观其他地方的人,表扬自己,不论得体不得体,千篇一律,就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相形之下,原本就世事沧桑、岁月悠悠的丝绸之路、莫高窟,由甘肃人说出来,举重若轻,便是实实在在、优雅洒脱的大写意。

        甘肃人聪慧,可我打过交道者,寥寥无几。而能往“熟悉”上说的,严英秀应该算一个。过往的五六年,从甘肃众多来稿中,尤其看好她,遂多次通过电话,发过她的文章,也退过她的稿子,只是没见过她的样子。但这似乎并未妨碍对她的好印象。严英秀写评论,也写小说,技能全面,文笔飞扬。她写的评论有选刊转载,她写的小说有别人借用,这些都是她功力和潜力的佐证。今日文坛,颇像香火旺盛的佛殿,善男信女不少,而诚心实意的不多。严英秀可以算例外。现在已想不起是些什么事、什么话,形成了我对严英秀零碎的感觉。而今快节奏时代,常有性急的作者,稿子发出三两天,便电话、短信催,以为他的文章,就是上司的急件,而严英秀从无奢求,属于静候裁决的作者。又觉她对长辈尊重,但不曲意逢迎。她也不乏主见,但还没学会强加于人(但愿永远不会)。自然,我对严英秀印象最深的,还是她面临“危机”时的状态。几年前,严英秀的中篇处女作原稿,被人冒名发表,很快又由一家选刊登出。不能说那位“作者”没有任何文字的表演,她毕竟写出“创作谈”一篇,并从容自若地将别人的小说,梳理成自己的构思。这当然很滑稽,证明其品行素质不强,但心理素质不弱。严英秀没有人脉关系,拿不出化险为夷的预案供自己应急。她当时面临的困扰还在于,之前她尚未登载过小说,而对方于此已小有名气。合乎逻辑地,严英秀劈头而遇的置疑是:除了这一篇,你还写过哪一篇?这种似是而非的诘问,具有混淆视听的杀伤。于是对方本来不占理,却反称冤屈,声言要捍卫名誉、将严英秀告上法庭。

        转折在一夜之间到来。幸喜世上发明了电脑,幸喜严英秀的写作使用了电脑。这部小说完稿之后,透过电子邮箱,经历了一段奇特的旅程。何时从甲处发至乙处,何时从乙处发至丙处,何时从丙处发至丁处,何时公开问世,何时选刊转载——整个来龙去脉,顺序清晰,不容错乱,更不可抹杀,哪怕雇来能言善辩的讼棍,也会无计可施。说到这里,除了举足轻重的电脑,又幸喜有了甘肃评论家杨光祖,他以当事人的良知,证实了严英秀的无辜;又幸喜有了上海《文学报》陈歆耕,他以媒体人的公正,还原出事件的真相。当然,对方最终的怯懦,打出白旗,也离不开严英秀沉着的坚持。其实,严英秀才最有资格让对方吃官司,但她婉拒媒体更多的采访,适可而止,就为将这页不快快速翻过。

        在整场风波的拉锯中,我留意严英秀的一个姿态,是她始终没有表明自己的民族。看得出她有正常的鉴别,文坛是非就是文坛是非,无涉民族情感,更无关彼此的风俗、宗教、信仰。而在许多本属无伤大雅的纠纷中,有关民族的属性,稍不留意就会脱口而出。如此这般,有时也确有实用功效,比如歪打能正着,甚至不战而退兵。而严秀英诉求权益与公道,就事论事,性质单纯,不依循某些概念去旁生枝节,不附加民族身份去自卑于他人、或自傲于他人。这是不失风度的自我尊重,也是精神意义上的知书达礼。虽然严英秀对自己的民族表示出沉默,但在事情过后,我电话问过她的身世。作为地道的藏族后代,严英秀从小只会藏语,六七岁才第一次听到汉话,十七八岁学习用汉语写诗写散文。相形之下,将严英秀汉语作品据为己有的作者,汉语本是自己的母语,却以取巧之心做事,结果弄巧成拙,实在是咎由自取。严英秀文墨失窃,恰似祸去福来,反而诱使许多人读了她的作品,并喜欢上她的文字。在甘肃以外,更多的杂志约她写稿,小说被排上头条位置;更多的机构邀她开会,发言被列为重要声音。这都证明,多年勤奋开始结出了喜人的果实。

        严英秀本是大学教师,然后兼当作家,这并不多见,令人惊艳。而眼下一些文坛名角,靠写作有了些名堂,才被延揽到高校做教授。此等人中,其实良莠不齐,有的压根儿就不知大学为何物。没有经年累月走过教室、阅览室、寝室的三点一线,就等于缺乏最起码的修炼。别看上得讲台,口若悬河,无非东拉西扯,言不及义。突兀的模样,与释疑解惑的身份相去甚远。

        这样对比着,更容易显出严英秀的价值。她是学校自己栽种的一棵苗,经微风轻雨的沐浴,又服水土,大有根深叶茂的前程。一边有学术研究的底蕴,一边有形象思维的天资,于是做文学批评见犀利和准确,搞文学创作则书卷气十足。学校自己投资,培养出如此学者型的作家,或可称为作家型的学者,与引进的人才比较,多有差异,不光是神情的不同,更有神韵的不同。消费时代的大学,需要安分守己的学生,亦需要气定神闲的教师,这样才不会辜负占地越来越大的校园,在青春摇荡的阳光世界中,营造出一片教学相长的气象。

        严英秀在遥远的西北,紧紧地拥抱文学,并已经有了令人瞩目的开端。但愿她从此远远地疏离文坛,潜心于追求品质的写作。假以时日,人们可望欣赏到她飞天般的翱翔。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