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的发展状况,总编徐有智十分振奋。2011年,浙大出版社出版图书、电子音像等各类出版物1400余种,生产规模继续保持15%以上的增长,码洋达3.6亿,销售收入达1.5亿,并先后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先进集体、 “2011年度中国版权产业新锐企业”、“2011—2012年度浙江省重点文化出口企业”等荣誉称号。
2011年初,浙大出版社提出了“精品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十二五”发展战略,通过打造重点产品,促进出版水平的全面提升。《肝尾叶切除术》、《<富春山居图>真伪》两种图书入选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已出版的“中国科技进展”丛书第一批31种,海外销售规模超过1000万人民币。徐有智说,我们的目标是在科学技术领域打造一批能够代表我们国家原创出版水平、创新技术水平的专著,并扩大我们在西方学术界的影响,让中国图书真正“走出去”。目前正在筹划出版的“中国智能科技研究前沿”丛书开拓了新的国际合作伙伴,已与全球最大的出版商ELSEVIER签署合作协议,其第一批7种选题已入选2011年国家文化翻译出版工程,并获国家180万元资助。目前,浙大出版社的科技原创出版领域已走在全国大学出版社前列。
浙大社一直把打造传世久远的精品力作,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艺术出版作为浙大出版社重点发展的模块,分为高端画册、艺术研究和普及等几个层次。在高端艺术出版方面,以已经出版的《宋画全集》为基础,正在筹划编辑出版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拟收录自公元618年至1911年中国绘画9000余件。在对唐、元、明、清四代绘画全面整理基础上,分别编纂出版《唐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等,与《宋画全集》相配套,构成自唐代至清代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大集成,该项目共100余册左右,总体规模为《宋画全集》的3至4倍。此外,正在做的大型高端画册还有《潘天寿全集》、《李可染全集》等。在艺术研究方面,筹划中的“中国古代美术史论译丛”以及《宋画研究文献汇编》系列,已基本落实选题,正进入操作中。
人文社科、高等教育、大众图书、助学读物以及学术期刊五个出版方向是浙大出版社“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五条主线”。人文社科方向通过围绕“中国经济转型与创新”、“20世纪儒学通志”等重大项目,在区域经济与创新发展、考古与艺术史研究、西方经典学术引进、中国传统文化整理等领域重点发掘,努力形成竞争优势和产品特色。浙江大学的优势学科是高等教育产品的重要支撑,以此为依托培育经典教科书,并组建教材分社,形成了完备的高水平教材出版体系。在文史哲和社会科学等大众出版领域,为纪念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百年,浙大社先后出版了《东方》、《追寻西柏坡》和《革命与生意:辛亥革命中的商人与商业命运》、《亲历中国革命:1911-1912》等精品力作。新出的传记《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学术界和读者反响热烈,被《中华读书报》评为2011年度图书之10佳;培优、竞赛类助学产品是浙大出版社教辅品牌的重点产品,浙大社将加大与全国各地知名民营机构的合作力度,计划“十二五”末年销售码洋达到5亿元。
在数字化出版领域,浙大社迈着稳健的步伐不断前进:2011年,在中国移动平台数字阅读(即手机阅读)销售排名中,位列全国单体出版社第一,数字出版销售规模超过1500万元。其中财经类大众阅读和教辅类图书的市场反响最好,最受读者欢迎。在出版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下,多家出版社与浙大社交流经验,互通短长。2011年10月,浙大社被中国移动阅读基地列为首批五个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徐有智说,当前出版行业变动剧烈,纸质出版逐步萎缩,实体书店时有倒闭,我们必须果断进行数字化转型,寻找新的发展点和增长点。浙大社从三年前就把数字化出版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取得了一些成果,前景美好。数字化出版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现在能够取得成绩的“探路者”为数不多,浙大出版社可说是走在全国出版社的前列。接下来,浙大社将进一步完善手机阅读服务,并依托浙江大学的学科、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推进面向机构、家庭、基础教育的数据库建设。
徐有智坦承,浙大社距一流大学出版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十一五”期间虽然取得了佳绩,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这方面浙大社先行一步,并且一直没有停下来。2011年组建了七个事业部、两个分社、两个出版中心等机构,并且努力推动人事和分社制度改革、发行体制改革,这些机制创新给浙大社带来了新的活力,在原有水平上,促进了专业化、团队化的运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出版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和更为空广的空间,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浙大出版社的目标是通过改革找到一条既符合国家文化发展方向,又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符合现代出版业发展的新道路。
(本报记者 郭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