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倩霓新作《你是我的城》其实是一个比较单纯的故事,没有王子与灰姑娘,她自己都没想到出版后会引发孩子们这么大的反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前一天,谢倩霓收到一封广州女孩的来信,告诉她因为妈妈生了一个小弟弟,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多余的人,于是她每天想着要改变自己,讨好家人,过得非常痛苦。可是看完这部小说后,豁然开朗——人要做真正的自己。女孩在信中写道:“倩霓姐姐,我真的很谢谢你帮我度过了这个坎儿!让我找回了真正的自己!”
这封信让谢倩霓感触颇深,她一贯追求的风格就是温暖和平缓,她希望自己的小说能够尽可能贴近少男少女的真实生活,她说她写的是少女成长题材小说,感情并不是小说的全部,真正的主题永远是在少女含苞欲放的那个花季,或许痛苦或许迷惑的过渡与成长。谢倩霓的心里装着无数少女的秘密,她了解那个年龄的女孩子,正如她自己所说:“直到高中,我都生活在‘女儿国’里。”
乡村女孩的成长史
谢倩霓的父母是乡村中学教师,家里五个孩子都是女孩。她记忆中的童年是自在而快乐的,女孩之间的分分合合、吵吵闹闹的小把戏每天都在上演。
离家住校上初中的时候,谢倩霓11岁,10个女生一个宿舍,所有的生活细节都混在一起,“那个年代,我们跟男生不说话,所以女伴们的关系就更加紧密”。因为成绩好,谢倩霓算是女生堆里的“头”。乡村孩子的淳朴厚道,让女生之间融洽、快乐。谢倩霓和女伴们每天在学校里形影不离,周末还经常相互串门,到人家家里做客,“大人还很把你当一回事,会给你做一大碗下面压着两个鸡蛋或一大块肉的面条。”这段自由、宽松的成长初期,在谢倩霓性格中种下了快乐、厚道、乐观的种子。
谢倩霓的高中,三个班的女生总共只有20多个人,全部住在一个由一间老洋房改成的特大寝室里。高中三年,她终于经历了艰难而痛苦的成长岁月,开始见识到女孩的多面性、丰富性、复杂性,第一次触摸到“心机”这个词的真实存在。谢倩霓曾亲历了一段非常温暖、最后却让她伤心的友情,也见识了诸多的明争暗斗、争风吃醋、表里不一、尖酸刻薄,甚至还有一些触目惊心的伤害。这段高中岁月,给了一个乡村女孩以洗礼,让谢倩霓见识了成长的美丽和残酷,也令她在今后的写作生涯中对女孩的把握更加游刃有余。
她将这种对少女情感与烦恼的独特感知力,融汇于作品之中,同样也用自己的经历,开导与劝诫着女孩们。
无法回避的情感议题
少女情怀总是春,青春的议题永远不能避开感情。谢倩霓作品中处理少男少女情感的方式与她自己的初恋经历有莫大的关系。她说:“刚上初中,我就喜欢上了一个同班男生,一喜欢就是长长的八年抗战。”那时的喜欢从不表白,也没有任何约会和纸条,唯一的表达方式是两个人相遇的时候相互深深地看一眼,然后各自安静地走开——该干什么干什么,触电时间仅限于有限的两三秒内。这段“矢志不渝”的“爱情”一直持续到他们大学二年级时各自正式恋爱为止,结果是一败涂地。
这段初恋经历让谢倩霓对被很多人认为男孩女孩 “不成熟”的情感有着更全面的认识,她清楚地记得高中时,她和那个男生分隔两地,以“学友”互相称呼通信——从来没说过“爱”这个字,但每次都真诚地给对方讲学校生活、自己的心得体会等,后来还经常互寄卷子。男孩的信让谢倩霓在高中那个艰难的成长岁月里增添了很多温暖和勇气,而她的信,用那个男孩自己的话说,“给了他无比巨大的影响”,使得他的成绩由原来的倒数第几名一直慢慢上升,到高三时一跃而进入前三名,后来他考入了同济大学化学系。
谢倩霓说,她曾看过一篇报道,一个女孩因为被老师当众读写给男生的信而跳楼自杀了。当时,她的眼泪就夺眶而出,写出了那篇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喜欢不是罪》。谢倩霓认为,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相互交往、相互关注、相互喜欢是免不了的;这种交往、关注和喜欢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性之初的单纯和美好。这种单纯和美好,她懂。
所以当班里的小男生给她初二的女儿写小纸条、发短信的时候,谢倩霓一点也不担心,学校老师处理得明智,她自己与男孩的家长也有很好的交流。她甚至给很多人展示过那个纸条,因为写得“实在好玩,而且,有男孩子关注女儿很开心的”。女儿懵懂而美好的情感,给了谢倩霓最直接的启示,让她写出了《你是我的城》。
给女孩强大的内心
谢倩霓在一家少年文学杂志工作,曾经,编辑部所在地是一栋老式花园洋房,她常常靠在宽大的雕花木质窗台前,剪开一封封少男少女的来信。那些诉说的语句总是充满着纯真热烈的校园特有的气息,常常令她微笑、叹息,甚至流泪。
谢倩霓说自己的写作动力与当今女孩的状态息息相关。“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女孩的内心世界是息息相通的。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一直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女孩,她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迁一直引发我的关注。”正因为这种关注,谢倩霓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传达正面的力量。比如青春期的情感问题——她亲身经历过少男少女交往带来的向上、向善的美好,也亲眼目睹过航向的偏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家长与孩子能够坦诚交流固然重要,老师如何处理也很重要,但决定结局的,还是内因,还是自己。”谢倩霓希望她的小说能给女孩子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青春期是充满阳光和美好的,可能有很多曲折与痛苦,但一定要走在路上,”正如她小说里的主人公,“走向坚强的路上”。
(本报记者 宋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