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月梅写儿童小说十几年, 年年有新作。至今出版儿童小说二十多本。她的小说,多以抒写儿童的成长取胜。虽少见大起大落的历险情节和忽愁忽怒的紧张冲突,却常给人以惊奇和惊喜。你会觉得,那些我们几乎天天看惯了的小孩子上学放学、离家回家的日子,突然变得鲜明鲜亮、有声有色,闹兮兮,活泼泼。让你时而露出会心的微笑,心动久久;时而发出由衷的喟叹,思索深深。她所表现的,是大时代中的小生活,是小格局里的大社会。她的新作《拨错的电话》《奇遇青花瓷》就是这样两个中篇儿童小说佳作。
正如小说题目所示,一个不知怎样拨错的电话,一件碰巧遇见的青花瓷器,原本是儿童生活中极普通、简单的事,却都在郝月梅笔下纠结往复,隐隐现现,构成了小说的主线。
显然,事情绝非这么简单。小说主人公半夜里手机上不小心触拨的那个号码,竟是同一小区里一个第二天一早要高考女生的电话。无端干扰,致使这位乖女生差一分没上本科线,以致有了以后的弯弯长长的故事。而小说主人公无意中摔碎了老师桌子上的青花瓷小瓶,竟一条线似的牵出了为赔老师而一心寻觅,以及一心寻觅中假假真真的情节。两本小书,竟凸显了当下中国社会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一代人成长的热门话题——升学热、财富热。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作家注视的,正是隐匿于儿童生活常态、细节中的热点问题。这种注视,使得时代的反映完全儿童化、内心化了,潜在而婉约,蕴藉而隽永。而这些,在不少儿童小说叙事中常常是被忽略的。
郝月梅小说的叙事动力,来自于儿童出乎天然的情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那种浮躁的、功利的、趋时的物欲潮流的冲突。小说的故事情节围绕男孩王闹、赵小飞和女孩毛令展开。成绩的优与平,处事的灵与笨,家境的好与差,地域的城与乡等等,展现的是儿童的现实,却机巧、机智地折射出家庭、学校、社会的许多方面,使作品显示出少有的深广度。而作品中贯彻始终的幽默表现,更使作品显得精湛和精彩。
郝月梅小说中的幽默,是带着天真稚气的聪明智慧的一种提升。浸渍着童情童思,洇漫着童趣童味,别有一种美妙而又微妙的韵致。如《拨错的电话》,从头至尾都在写中国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对高考的极其看重。写高考前夕的反常死寂,写高考过程的超常压力,写高考结局的异常反响,都夸张得稚拙、好笑,却使人笑过之后有一点沉重,有一种同情,有一些思索。又如《奇遇青花瓷》,书中多了一个从乡下来的农民工家的男孩刘宏伟。被称为“冬瓜”的他,确像冬瓜般墩圆壮实,人也敦厚诚实,说话做事常觉可笑,却更觉可爱。而无心于青花瓷的男生女生一次次遇到青花瓷,又全是因着他,似有一点滑稽,有一种诙谐,有一些碰巧,其间却流淌着同学之中、师生之间的真挚的爱,表露出孩子们向善、向美的心。郝月梅就以这种儿童式的幽默,将当下儿童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演绎得一波三折,煞有介事。她似乎踌躇满志,存心小题大做,其实是大题小做,得心应手而饶有韵致。
也正是由于此,这两本小说的故事,虽平平常常却悬疑接连、高潮迭起,自然而然却奇思突兀。两个故事的结尾,都水到渠成,又都出乎意料;戛然而止却是余音在心头萦绕,悠悠回荡,挥之不去;并因此呈现出郝月梅儿童小说的与众不同、别有洞天。
显然,正因为书中儿童式幽默的背后,隐含着一种人生态度,以及生命、思想的内涵,使得平淡无奇、平静不惊的一个个日子具有了温度和情感,具有了思辨张力和文化意蕴,具有了文学性和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