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卫视《新杏坛》自9月起推出文化部原部长、作家王蒙解读《庄子》的独家荧屏之作——《与庄共舞》, 这也是他近年来潜心研究老子、庄子的大成之作。大家解读经典,解读本身也是经典。其中,他谈到被曲解的成语故事,使人感悟颇多。
司马迁评价庄子说“善比喻”。庄子给我们讲了无数个有趣而生动的故事,有很多是我们现在都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比如: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庖丁解牛、越俎代庖等等。但是,在很多成语、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意思发生了改变,比如说“槁木死灰”这个成语。
我们现在认为槁木死灰是说一个人发呆发傻、灰心丧气,没有一点精气神儿。而庄子认为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却是人的一个最高的精神境界。为什么呢?庄子说的是人进入了一个高度的“沉潜”的境界,回到自己内心世界以后,因此对于世俗小事看不在眼里,不受引诱、不受扰乱。庄子讲“槁木死灰”提到了一个人物叫“南郭子綦”,这个人在回答别人的提问时说:“你看着我又像槁木、又像死灰,这不是很好嘛?”恐怕今天没有人愿意被形容为“又像槁木、又像死灰”吧!庄子的“槁木死灰”说,和中国哲学、尤其是老庄哲学有内在的一致。就是提倡人内敛、深潜,对事情保持淡定,以平常心处之。 跟槁木死灰接近的还有一个成语是呆若木鸡,也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
王蒙先生说,“我们往往崇敬的不是强壮,不是好勇斗狠,不是泰山压顶,而是心仪弱中之深强,阴柔之阳刚,更喜欢’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机会。中国的哲学常常会倾向于追求以静制动,以内功胜外功。”王老还引用林语堂的观点说:中国人喜欢的许多品质类似老人的品质,不那么着急、不那么刺激,这种心有的时候又被解释为一种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