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依靠着不懈的努力奋斗,走上了富国强民之路,这又一次雄辩地证明负载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随着经济的复兴,文化大国的重建必然成为未来若干年内中国社会的首要任务。
书画艺术是中国文化之精髓,是中华文化的视觉表现和载体。藉由书画艺术之观物取象、由心造境等独特的艺术方式,我们能够到达中国文化的根性所在。这也是当下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搦管濡墨,利用点滴业余时间,投身中国书画习练的原因。他们不仅以此提升艺术修养,更是借此理解传统文化的特质。对于他们,一部适用的带有教材性质的著述尤显迫切。由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主编,中国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执行主编的《领导干部中国书画修养书册》的出版,应当说恰逢其时。
《诗经》云:“济济多士,秉文之德。”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人类寻找自己的位置和价值的历史,在中国文化的构架中,书画艺术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蕴含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主脉,昭示了中国古代美学中所独具的意义;在书画艺术魅力的感召下,中国历代的士大夫和文化精英们,更是不吝笔墨去抒发自己对于书画艺术的感悟,并通过书画艺术的探究和实践,涤荡性灵,超脱时俗,思接千古,鉴戒贤愚。《书画修养手册》正是在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对这种传统和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传统文人士大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精英群体,求取功名,入仕进取,是他们的现实责任和社会角色。然又多有功名垂败,空有抱负的落魄,亦有仕途偃蹇,官场困顿的失意,由此形成了他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在儒家的现实压力下,追求道家的清静无为和脱尘出世,并因而催发了他们普遍的艺术化人生。在艺术中,他们脱尽尘嚣,宁静致远,体味自然和人生的最高智慧,同时,藉由艺术,传达自我的人生信念,在另外一种意义上获得自我的实现。
在众多解读中国历史和中国艺术的著作中来说,这部《书画修养手册》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对艺术史具有的高端品质的把握和考虑,它面向领导干部这一特定群体,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古代“士”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做出这个判断的重要标志不仅在于各级领导干部们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力,更是对民族文化的前瞻力和影响力。因此,在该书的编写上,兼顾通识的普及性和专业上的深刻和延展性就成为了作者所要重点把握的,贯穿该书始终的就是秉持了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探究和学习的世界观,对国粹进行弘扬光大的价值观。编者立论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中国书画所具有的民族性、历史性和科学性之上的,有牢固和稳定的历史基因。
具体而言,该书由宏观的文化视野入手,厘为“知识编”与“实践编”。上册“知识编”侧重专业知识的推介,以历史时期为经,以艺术门类为纬,以类于词条的体例,简明扼要地铺陈出书画篆刻发展史、历代名家名作、常用术语等等,让读者高屋建瓴地知晓书画篆刻的基础知识。下册“实践编”重在实践技能的传授,举凡工具材料、书画技法、章法布局、落款钤印等等,条分缕析,悉心传授,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全书体制博大,从对古文字的辨析到近代书法名家新动向的考辨,从原始先民留存的岩画到对当代美术教育的解读,无不切中肯綮。如此,则《书画修养手册》将形而上的思辨活动与艺术性的审美创造活动,统于一体,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结构,不仅“授人以鱼”而且“授人以渔”,将理论和实践全面地呈现在读者的视野中,于是编者在与读者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探讨中,引导读者去发现和开辟艺术的新境,在与读者的跨领域对话中实现最终的审美指向。
怡情悦性的书画,作为传导揭示人们远大志向和精神情怀的载体,在美的历程中成功地体现了一种精神物化形态,它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为能够淋漓尽致展现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细微的精神内涵。中国的领导干部群体是具有特殊性的读者,对于他们的学习来说,其理想目的不仅在于孜孜以求书画艺术境界的进展,更是艺术研读和创作的过程,即是作为一个自然的“我”从“道”的哲学层面对本体的精神状态进行完善的过程。《书画修养手册》作为一种对艺术史进行阐释的方式,其立意根本为关乎人事。可以看到,在该书的编写中,它的审美特质、内在神韵、技法表述,无不书写出了中国书画所具有的独立的东方艺术特性:它既重视史实的真,使其具有认识的作用,又非常注意在审美过程中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力图通过书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所要诉求的内在思想与追求。《书画修养手册》的编撰者多是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西泠印社的教授、博士,他们有着较深厚的专业功底,又努力领会读者的需求。相对于其他的高深教材来说,《书画修养手册》摒弃了高台教化的枯燥、流水账式的无味和深浅无当的偏颇,力图给与读者展示一种具有高雅气息、悠然韵味的艺术情趣,对生机勃发的书画风格和技法进行门径略窥,向人们提供了一个传统文化中视觉艺术系统的完整样板结构,将艺术完全融入对自我内心生活的解读,将书画看成为精神的依托和不可替代的心灵栖息路径,这样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艺术与生活之真、之善、之美的关系也就昭然可示了。
苏东坡先生在其《宝绘堂记》中有过如此告诫:“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世上万事大抵如同此理。相信各级领导干部们通过书画篆刻的习练,体味古圣先贤在书画研读和创作时高远恬淡的心态,骋怀明志,怡悦性情,从而涵养自我,变化气质,从容淡定地应对世事变迁,坦然豁达地面对荣辱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