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本绘本,第一感觉就是“美”。
首先,是整体设计的美。
封面就已经很美,且充满了引人深入的寓意与暗指。正中间,九岁的女孩在摆弄一件精致戏服,痴迷与渴望就写在脸上。这件戏服比她的身量要长大得多,显然不是她自己的,那么,是谁的呢?最上面横着一道河流,河边站满了人,目光朝着同一个方向,他们在等谁?或者,在看谁?盾牌、乐器、祥云,也同样有所暗指,这些东西都会出现在哪里?淡青的底色如黎明时河畔的薄雾,将这一切轻轻托住,烘托出一派静谧的氛围。
封底和封面从色彩和图案上都保持了高度的协调,却在细节上作了不同的处理。这本书一拿到手上,便让人有一种放心和期待,这是一本真正经过了打磨的、已经完成的书,更令人体会到一种诚意——这真的是一本用“心”做出来的书。
其次,是内容细节的美。
作者所描绘的日常生活中,就充满了各种美好的细节:小巷深处,人们在买卖莲藕;外婆家中堂上的画和对联让人心里祥和宁静;在名角住在女孩家的两个月中,女孩日日与他相处,学习他的身段,为他磨墨,目送他坐上黄包车去演出……
日常生活的美感是作者努力想传达的,但这部作品最主要凸显的,是京戏的美。在绘本中表现京戏,如果只是为了凑个热闹,哗众取宠一下,那么各种猎奇式、标签式的京戏元素的拼贴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这部作品显然不想止步于此。它需要表现的是人们对京戏的痴迷,如果不能将京戏的魅力展现出来,那么,因何而“迷”呢?但要用一部无声而静止的绘本来完整展现京戏的魅力,又谈何容易!然而最终,这部作品做到了。
作者第一个表现的,是筱云仙的声音——“也许是嗓音太美了,它顺水顺风地飘去,天才刚刚亮,就引来了河对岸满满的人……”以听众的反应来表达声音之美,这是一种巧妙的处理方法。你看河对岸的人们,他们或拢着手,或抱着婴儿,或舒服地捧着手炉躺在椅上,或蹲、或站,或准备好座位有备而来,或端着洗衣盆恰巧路过……无人不痴迷,无人不赞叹。不止于看客的反应,作者也尽量从人物本身来传达声音之美。筱云仙这样一个人物,看得出是一个天生的角儿,头发后梳,露出一个“美人尖”,眉长入鬓,双目含情,颜面清瘦,宽大褂裤里似乎没有一具凡胎在其中,装着的只有一缕飘然的清音。
但是,从封面上开始便撩拨你的心的,是这名角真正的“扮相”,一路读过来,我们看到了戏服、海报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但它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渴望,反而更添旺了我们的饥火。很快,作者用一个令人惊艳的展页满足了我们。
这一个展页位于全书的中心,也是全书的最高点、最高潮所在,画家竭尽全力向我们展现了京剧之美。这美不但包括筱云仙身上华美绚丽的服饰,他或妩媚或英武的扮相,他唱、念、做、打、舞时的美妙身姿,还包括精致的舞台布景、热烈的演出气氛,以及相应的听众反应,在这个展页之中,画家和台上表演的筱云仙一样,施展浑身解数,从整体的把握,到细节的打磨,展现了全面而深厚的功力。这一个展页上有太多可以看的东西,背景画布上绣着的鸟儿、扇子上的牡丹、案几上的龙凤图案、兵士手中的盾牌、天女身上的叮咚环佩……都能让人看好久。细心的读者也会发现,杨贵妃身上的戏服,正是封面上女孩所把玩的那一件。
经过这样有说服力地一步步进入京戏,女孩深深地陷入了对京剧的痴迷之中,而我们也和女孩一样,陷入了同样的痴迷中。
尽管前半部作品给人的感觉是美轮美奂,然而,从一开始,我们便相信这样的一本书,会与战争有关。因为作者在铺陈让人目眩神迷的美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透露着战争逼近的消息。
事实上,整本书展现的是一种较力的过程。生活、艺术与战争的较力,也是美好与毁灭的较力。
当你仔细看去,会发现封面上的标题饱含锋芒,笔画尖锐如剑戟,戳破了淡青色的迷离温婉,透露出一种杀伐之气。而封底上,则铺排了一列兵器、战旗,河边等待的人,颜面上也失去了从容。从封面到封底,是一本书的距离,这中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故?
正文开始的第一页,筱云仙妩媚精致的演出海报下,与之同样触目的是征兵告示和战争标语。“二舅”手里的报纸上,“名伶新剧”被“中央军校”“北上”的字眼所包围。
当作者安排我们跟随着小女孩的眼睛,从家里出发,来到了戏院前的广场上时,情况就更为明了——军车载着一车车的兵士奔赴前线,抗战标语林立,“一致抗日”“奋战到底”“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如果说那些诸如“顺泰南北货批发”“养生堂”“裘记鞋帽”“华昌冶金公司”“德福烟草”之类的商店匾额以及零散分布的小摊点构筑出了黎民百姓的物质生活层面,筱云仙所代表的,正是黎民百姓的精神生活层面,它们虽慢慢被穿过的军车和喧嚣的口号分割、破碎,却仍能保持其独立、尊严和魅力。
到此为止,美一直占着上风。然而很快,情形急转直下。
当我们再次和围观的人等在河边的时候,对岸已经空了。人们悠闲自得的神情被焦急惶惑的神情所取代,秦淮河的河水似乎也感到了焦灼与不安,荡漾起来,将人影弄得纷乱迷离。
再下一页,那件让人痴迷的绣有牡丹和凤凰的戏炮,正被收入箱子里。不愿为侵略军唱戏的筱云仙离开了。
美,到了这里,便戛然而止,因为战争逼到了近前。
姚红在《关于〈迷戏〉》这篇文章中写明了她的创作主旨:“上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京剧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有不少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加入到编剧创作、舞美设计乃至向国内外推广传播的行列中,使得京戏艺术达到空前的高度。本书截取战争前夜南京秦淮河畔一段生活画卷,以一个9岁孩子的目光,带我们回到73年前,去领略浸染在寻常生活中的京戏魅力,哀叹战争对它的摧毁。”
战争,本来只是乐章之中的背景音乐,是隐约的鼓点,然而,随着故事不断发展,它的音量逐渐增强,节奏逐渐紧密,终于轰隆隆响成一片,压倒了咿咿呀呀的唱腔,压倒了胡琴声,压倒了流水声、叫卖声和平静的对话声。人们纷纷离开家园,在满天的炮火声中躲入防空洞。
前半部分美得让人迷醉,所以后半部分的摧毁让人悲愤难禁。
战争吞噬一切,但只有一样它夺不走,那就是人的灵魂,灵魂中所保存的人类的记忆以及衍生的人的梦想、希望,将会和那个73年前幸存的小女孩的生命一起慢慢成长——
在防空洞无边的黑暗之中,小女孩依偎着奶奶,盖着她自己的花棉被,做了一个美好的梦:她头戴着筱云仙临行前送给她的发箍,站在梦境的中央,扮演着贵妃、兵士、梁红玉和天女。这一页极是幽暗,因为是梦境,没有舞台,没有灯光,没有观众,只有小女孩一个人,而她的身姿,和最华丽那一页筱云仙的身姿是一模一样的。
正因为美的无形,所以恰恰是炮弹不能摧毁的;正因为美的强大,所以即便被踩在脚底,零落成泥,遇到好的年景仍然会发芽。
美与毁的较力,最终的赢者,仍然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