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8月31日 星期三

    林鹏:数字化、国际化推动“走出去”

    特约记者 柯吉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8月31日   10 版)

        以科学出版社为主体的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原中国科学出版集团,下称集团)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总署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大“走出去”的工作力度,在对外合作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十一五”期间,版权输出800余项,在中国出版“走出去”中持续领跑,有力推动了中国对外科技文化的合作交流。2010年科学出版社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实现版权输出190种,位居全国出版单位前列,得到了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好评。在构建国际化的出版平台、培育海外分支机构方面积极努力,推动美国公司、东京公司业务发展,为进军国际科技出版市场打造平台,积极探索跨国经营模式,为全球经营积累经验,标志着科学出版社在“走出去”工作中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数字技术加速了出版的全球化,科学出版社总经理、总编辑林鹏认为,这一趋势会对中国出版业加速实施“走出去”战略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他指出:数字化、国际化是集团发展战略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走出去”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为“走出去”提供最为坚实、宽广的平台。数字化为“走出去”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加强书刊互动,加快英文版学术书刊的版权输出是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基本策略,数字化无疑为此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两刊”为例,自2006年起的5年里,“两刊”英文版纸质和电子期刊利用施普林格的发布平台开展海外发行业务,迅速提升了国内英文版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2006-2010年,“两刊”各辑网络版国际机构订户、发表的论文下载总数、SCI影响因子连续5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两刊”逐步打开海外市场,5年来海外销售净收入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了142.70万美元,“两刊”的版税收入近50万美元。

        出版业如何借助数字出版的机遇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对此,林鹏说:

        “面对数字时代的深刻变革,我们加快了出版转型步伐,推动数字出版稳健发展。科技专业出版是最能适应数字化形态的出版,除了进一步积聚高水平、高质量的内容资源之外,集团正致力于打造自身的、适合于科技专业出版的数字化平台。在数字出版发展战略规划引导下,全社员工共同参与,由“统一认知”向“共同参与”转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探索建立适合我社数字产品销售的商业模式,以‘联合、品牌、服务、共赢’为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社际合作,积极探索加强合作的方式,对于有条件的项目鼓励试点,组建跨部门项目组,共同参与、共同受益。目前,集团在数字内容管理上的工作已经完成,集团加大了图书数字版权的输出力度,尤其是汇聚我社优质内容资源的‘科学e书房’系列产品,我们力争在版权输出上取得成效。”

        在中国图书“走出去”战略中,科学出版社在做哪些工作呢?

        林鹏指出:集团国际化战略在这些年的实践中变得更为充实多彩。在“走出去”工作中,首先是加强统筹工作,切实做好版权输出工作,保持“走出去”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全面梳理对外业务发展模式,在维护好原有国外出版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扩大与国外有特色的中型出版社的合作,并探索其他文种(除英、日外)的“走出去”渠道。继续强化书刊互动,实现图书和期刊“走出去”齐头并进,互相促进,努力保持版权输出的良好势头。北京中科进出口公司加强实物产品的海外销售业务。其次,提升“走出去”业务规模和层次,加强实现产品的国际化,作者资源的国际化。着力解决翻译问题,突破“走出去”的语言瓶颈,探索在国内外建立翻译基地,扩大英文版图书产品规模。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政策支持,提高“走出去”效益。第三,探索实现全球化经营,通过加大海外子公司经营规模以及在境外并购、参股来拓展海外市场,积极推进中国科技出版“走出去”海外基地建设。构建中国科技出版“走出去”的“四个平台”,即国际化的出版平台、营销平台、并购平台和版权贸易平台,充分发挥基地作为中国科技出版“走出去”的桥头堡作用,提高中国科技出版“走出去”的主动权,进一步扩大中国科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