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肖 方
■本报记者 余传诗
在前不久召开的2011年第四届数字出版博览会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庄智象社长获得了2011数字出版年度杰出人物奖。该社自主研发的思飞小学英语网也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的评选中获得了网络出版物提名奖。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上海外教社的数字出版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在外教社宽大的社长办公室,我们见到了这位数字年度杰出人物。谈到该社数字化产品的开发,庄智象如数家珍。1997年,该社前瞻性地开始开发数字产品,第一套产品用的还是如今已经绝迹的三寸软盘。1998年,该社率先尝试在教材后附光盘,在外语教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师对这一新的教学辅助手段非常欢迎,该社研发的多媒体教学光盘也获得了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据统计,在光盘鼎盛时期,该社每年的光盘印制量为2500万张。但此后,庄智象又看到了“去光盘化”的前景。2003年,外教社又开始做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开辟了“五车道”的信息高速公路。在“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通过教育部评审在全国各高校推广使用以后,他们又不断加入了新的模块,如今这个平台已建成了教学中心、测试中心和备课中心,全国有上千万的注册用户在登记使用。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外教社已经自主研发了有声资源网等十余个网站组成的教学资源网站群,为外教社实施“去光盘化”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后,我们要让所有的教学辅助资源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庄智象信心满满地说。
谈到中国出版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战略影响,庄智象既感到兴奋又有某种忧虑。他说;“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如何将挑战转化成机遇,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传统出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庄智象坦言当前数字化概念的泛化,掩盖了很多传统出版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矛盾和困难。他认为转型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数字化平台所提供的内容资源是否高度聚集?内容资源是否是唯一性的?知识产权是不是受到了保护?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是技术为王还是内容为王?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思考。庄智象说,国外有些做得很好的学术出版网络平台通过用户付费下载的方式,实现了盈利。说明越是终端客户明确的信息内容,越是有条件来进行数字化转型。没有内容,就像高清电视,技术做得再好,没有好的节目,也不会有观众。
谈到中国图书“走出去”战略,庄智象认为数字技术只是依托、是媒介、是途径、也是表现形式。关键还是内容。要看“走出去”的产品提供的内容是否是国外读者所需要的,是否能够满足国外市场的需要。庄智象认为,目前很多出版社仍然把“走出去”的主要目标市场放在国内,图书策划和编写的思路都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这是一个误区。中国图书要走出去,不能仅仅依靠翻译,有时候语言翻译得再好也没有用,因为国外读者的需求不一样,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有了可以为国外读者感兴趣和接受的内容,再辅以数字化传播方式,建立通畅的销售渠道,那么数字出版能够成为传统出版以及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历史性机遇。
与数字出版相关的版权贸易,庄智象也有自已的看法。他认为数字时代下,版权贸易将由单纯的内容合作转变为全方位的管理及服务。它不单单与出版企业的效益挂钩,更高层次的意义在于把产品和文化理念输出到国外。版权贸易中预付金过高、资本运作的力量对版权贸易的规则的影响等问题的出现,对出版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出版人要做的,是以一种坚守的精神,以坚定的信念、专业的眼光,坚持传承文化,引进和输出为读者所认可的作品,并引导读者进行理性阅读”庄智象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