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熊德辉先生编著的《品三国 学用人》、《品三国 学做人》(军事谊文出版社),从另一个视角看三国的历史和人物,独具匠心,又值得玩味。
记得那时初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精彩的斗智斗勇。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到三分天下,再到三国归晋,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前些年又读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易先生无不在还原历史,隐约间我们仿佛真正明白了“读书明理做人不作秀,登科治国做事不做官”的人文情怀。现又读《品三国 学用人》、《品三国 学做人》。只觉这两本书不是简单的对历史史实的简单描述,不是一个说书人发表的演讲或者旁白,而是以哲学的眼光来看待那个时代发生的事和英雄、奸雄、枭雄。为什么他们能流芳百世?谁为他们创造了上演活剧的舞台?不可否认,三国时期的识人用人和做人留给后人诸多启示,即便今天也还有许多值得效法之处。
中国古代的兴衰成败,都与擅长用人有关。刘邦称其能得天下做皇帝,原因是任用了张良、萧何及韩信“三杰”。刘备做皇帝与刘邦有异曲同工之妙处。其“英雄不问出处”,正是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以46岁之身“三顾茅庐”,让只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年纪轻轻27岁的诸葛亮担当重任,使之脱颖而出。若没有识人之眼、用人之胆,又怎能演义出“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历史佳话。而他用信任换取忠诚,以重用代替防备,巧妙构建“人和”优势,使一个集体“人人皆欲共抗外侮而减少内讧”。曹操识人用人绝不在刘备之下,在其麾下良臣猛将如云。曹操运用表扬与批评的艺术,也即“胡萝卜”与“大棒”理论,使得手下之人对他既爱又怕,既嫉恨又佩服。三国的争斗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才的争斗,识人者知,用人者智,得人者胜。
在三国,有人善于做人,有人善于做事,有人既善于做人又善于做事,还有的人两者皆误。作者认为做人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能干,背景条件多么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他还是不能走远,最终的结局会是失败。会做人、做好人,才能行得正、走得远,实现人生价值。诸葛亮出师伐魏,接受了长史杨仪的建议,将蜀兵分为两班,相互替换,循环相转。一次,到了该替换的时候,对峙的魏兵突然增添了20万人马,蜀兵知后无不惊骇。杨仪对诸葛亮说:“魏兵来得甚急,不如将换班兵马留下退敌。”诸葛亮听后说:“不可。我调兵遣将,以信为本。既然有令在先,决不失信。”众军听后,深受感动,纷纷表示,一定要留下决一死战。由于士气高昂,从而一举击败了从数量上占优势的魏兵。在“素质决定命运”的章节中写到郭嘉分析的袁、曹的“十败十胜”论,其首推“道胜”:“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郭嘉以人性为第一要义列为十胜之首。他说人的天性,是自然的天性,理应顺乎自然,应该用“繁礼”强以约束,才能发挥人的内在禀赋。这“十败十胜”的道理真知灼见,将领导艺术、军事艺术、经营管理、为人处世巧妙相容,令历代史学家和政治家称道。
有趣的是,《品三国 学用人》、《品三国 学做人》是用休闲的语气讲述严肃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作者的草率。他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剖析社会生活现象,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挖掘文化的内核,给予理论的阐述。全书读起来既轻松愉快,又深刻切中要害,令人常有“真是那么回事”的感慨。正如戴尔·卡耐基所说:“人人皆是你学习的对象。因为不论相识与否,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值得你效法之处。最重要的是,你得研究他们的生活,积极借鉴他们的经验,并灵活地应用在自己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