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5月25日 星期三

    一个巨人在动,一条龙在走

    曹凌志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5月25日   14 版)
    曹凌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编辑出版有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董桥《记得》、张大春《小说稗类》、秦风《影像民国》、柳红《八〇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以及Mook《温故》等。

        推荐图书:《纸年轮:民国以来百年中国私人读本》

        假如读者翻开一本书,看到开篇这样的标题——“1911年(辛亥):《少年》杂志”,紧跟着“1912年(壬子):《中华初等尺牍》”,后边是“1913年(癸丑):《法意》”,再往后“1914年(甲寅):《中等国文典》”,或者“1916年(丙辰):《袁世凯轶事续录》”——依次下来,跨越百年,一直到“2008年(戊子):《见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口述历史》”,到“2009年(己丑):《荒废集》”,终于“2010年(庚寅):《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翻书的读者心里会不会觉得特别呢?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用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方式来交代中国的这一世纪,好像历史真有轮回。100年,一年一本书,就像现代中国这棵百年大树上刻下的一圈圈年轮。

        作者张冠生,曾作为费孝通先生的助手十多年,深受费老先生田野调查的熏染,在《纸年轮:民国以来百年中国私人读本》里认定自己就是一个普通读者,以淳朴心情,在寻常可遇的读物中,从辛亥革命那年起,作了一次穿越百年的阅读。百年烟雨里的百种读物,书里书外的千字短文,渐聚成纸上年轮。“轮”中之书,有畅销名著,如《宽容》、《傅雷家书》,也有教材、课本;有政治,如毛、邓著述,也有经济;有战争,如《第三帝国的兴亡》,也有和平;有歌颂,如《中国》,也有批判,如《娱乐至死》;有民国初年的《新修身》,也有新出不久的《荒废集》……不拘一格,随遇而读,如年轮之成,不规则,却自然。

        《纸年轮》写出来,就会被不同的人解读。编辑注意到这句话——“最后的这个印象(中国有着巨大潜力这样一种实际情况)也许是我们旅行中的最鲜明的印象。当我们这一小批人穿过这个幅员辽阔的土地旅行时,这种感到一个巨人在动、一条龙在走的感觉大大促使我们深思。”说这话的人是福特,是1972年。这些话出自那一年8月16日美国《国会记录》刊登福特和博格斯的联合访华报告《新中国的印象》中“主要印象概述”部分,被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福特言论选集》收入。《纸年轮》作者对那次访华后偶然成为美国总统的福特之言论也很有感慨,当然,他是在反思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相比福特总统所感知的远景,方方面面的差距怕依然不小。

        《纸年轮》精选百幅书影,作者的朋友沈继光专门拍摄。拍摄时,他说果真拍到了年轮的感觉,残纸剩渍,不忍成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