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5月25日 星期三

    献给黄仁宇粉丝的“特别的礼物”

    徐卫东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5月25日   14 版)
    徐卫东,中华书局副编审、大众图书分社副社长。编辑图书有《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秦始皇的秘密》、《从蔡元培到胡适》、《这个天国不太平》等。

        推荐图书:《现代中国的历程》

        目前内地出版的黄仁宇作品,或号称“黄仁宇全集”,其实并非全璧。由于种种原因,黄仁宇先生尚有一些单篇论文及随笔散见于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报刊杂志,为大陆读者所不易搜寻。对于喜爱黄仁宇先生及其作品的读者朋友来说,这一点不能不是一个遗憾。有鉴于此,从2008年开始,我们在黄仁宇哲嗣黄培乐先生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方途径搜集整理黄仁宇先生集外文字,编成一册,作为“特别的礼物”呈给众多的黄仁宇作品爱好者。黄仁宇先生曾坦言“我是自己雇用自己的记者,为一般读者大众而书写”,我们相信本书的形成亦算符合他的宗旨。

        中国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一直是黄仁宇先生念兹在兹的关注主题。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历史学家,是因为自己颠沛流离,一切源于中国的动荡不安”,“我开始接触(历史学)这一行业和技艺,是因为动荡不安的生活造成心灵苦恼。为了寻求问题的解答,我才发现世上所有的事件全都紧密相连”。又说:“我的主要任务在于以一己之力密切观察,西方如何和东方交会,东方如何和西方融合,直到两者融为一个完整的世界史。”黄先生早年经历动荡,从军抗日,中年负笈美国,其间数十年遍游世界各地,考察先进国家进入现代化之程序,并反观中国取得突破之契机,对祖国的拳拳之心可鉴。在他的作品里,主张摒弃意识形态或道德上之争执,注重考察实情实事,“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体察历史发展的真实背景以及未来的真正趋向。本书辑录的文字也正体现了这一特色。是故,我们拟名为《现代中国的历程》,而且获得了黄培乐先生的首肯。

        本书是搜辑各类文字而成,体例虽有别,但皆值一读,如:《倪元璐:新儒学官僚的“现实主义”》、《16世纪明代中国的军费》、《明代的财政管理》等英文论文为首次翻译成中文,殊为难得;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长文《蒋介石的历史地位》,以公允平和的态度提醒人们理解“中国现代史里一段无从忽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节”,别具只眼;《站在历史的前端》发表于蒋经国去世后第三天,以一个历史学家的视野论定其人政治功业,可算是一份特别的悼文;《关于〈万历十五年〉的三数事》揭秘畅销经典《万历十五年》写作背后的点滴故事,读来饶有趣味。

        虽然在搜辑资料、翻译、编辑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编辑付出了相当多的精力,但本书最终得以问世,并受到读者欢迎,迅即登上万圣书园、三联韬奋书店、北京市新华书店等店面畅销排行榜,还是令人感到欣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