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4月06日 星期三

    我读木心

    梁宾宾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4月06日   03 版)

        读一个人的作品,就是读作者其人。所以读木心的作品就等同于解读木心先生的品质、禀赋、才华和风格。木心生于1927年,原籍中国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侨居纽约,2006年回国定居。其间,他的文学作品陆续刊载于美东地区的重要报刊媒体,散文集、诗集和小说集受到了读者与专家的推崇。

        在一个秋天的上午我翻开了这本走了两个书城才购得的黄皮新书。于是木心笔下的第一个女人出现了:“戴帽,背影窈窕,腿纤长,侧首时帽檐闪露下颌、尖,口唇、薄。服式经过悉心调理:白衫白裙白袜,黑高跟鞋黑绸腰带黑皮包黑草帽,帽缀白结——我笑了一下,为了风格,宜涂黑的唇膏。……”

        柔和的晨光中,那亭亭玉立的女子重又向我走来,我便以一个男人的目光迎接、审视、欣赏她。我知道她不再年轻,也不漂亮,但是她迷人。她出自画家之手,于是她的影像便在文字和色彩之间遨游。她的神情、举止、形态、声韵活灵活现,仿佛真实地存在于我的面前。

        当我又一次欣赏她的时候是在午后时分。橘红色的阳光斜射在书页上,那女子再次朝我的方向走来。衣着依旧,神态依旧,可我惊奇地发现,此时她带给我的心境却与以往不同。主人公随着时间和景物的变化带给读者不同的享受,我问:这是为什么? 

        我相信,解读一部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方法。我眼里,木心先生在以他独特的手势为他的人物揭开层层面纱,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地将他们的真实面目展示在读者面前。尤其对待女主人公,木心就像对待他的模特,由外而内地表现她们的外在气质和精神世界。对于每一个特定场景,他多以绘画般的描述给予轻灵、精当的关照,让读者跟随着他的指引,走进那个早已精心布置好了的景象之中。

        故事结构的勾勒与现场情绪的渲染,以文字的形式结构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是木心先生作品的特点;在刻画人物上也有“木心式”的独到手法,寥寥数笔,不急不燥,给人以唯美、质朴,还有那么一点点莫名其妙的惆怅之感,既有港台小说的清新风格,也有古典文学的丰沛韵致,还有西方文化的艺术情调。他常以欣赏和赞许的目光打量或猜度一个美好的化身,比如《上午的喜剧》。而我更欣赏《完美的女友》、《芳芳NO.4》、《魔轮》、《月亮出来了》和《明天不散步了》这一类作品,在那些平和的文字中,不但包含着对日渐远去年代的怀念,更记述了主人公安详空灵的心境,它以一个时代的流言和传奇,请读者与他共同体验一段段美好的时光和再造当下的巧妙。

        木心先生擅长描写女人,这抑或出自于画家的天性?他笔下的赛阿哒泰、芳芳、女雕塑家和那个兀立于楼下人行道边的女士,均以栩栩如生的美丽触动着人的审美欲望。这些女人多半是超群脱俗的典范,我猜,木心先生日常就偏重于对这类女性的赏识。

        木心作品笔调清新、自然、简捷。无论是叙事、抒情、议论还是描景,看似平常,但这背后却渗透着作者的好恶、激情以及思想内涵。以我直接的感受,木心的文字始终传递着一种古老与现代同在的信息,那韵味自然会显现出悠久与当下交融的痕迹。新鲜、质朴、自然而然,还有那么点儿难以琢磨的味道。所以就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作者心灵的意图与创作的动机。在《哥伦比亚的倒影》这部书里,作者于若无其事间描绘出的大千世界、四面八方和百态人生,使人了悟勾勒与渲染和现实世界的微妙关系,而勾勒与渲染的结果势必导致读者联想的发生。换一个说法,木心的笔在轻描淡写之中便激发出了读者奔逸的思维倾向,以游离文字之外的神奇世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