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日本人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上出现过三次 “玉碎战”,也就是日本军队被全部消灭的战役。这三次战役分别发生在滇西的松山、腾冲和缅北的密支那,而这三个地方都是中国军队打下来的。然而,国内关于这三次战役的影像资料一直非常贫乏。
二战期间,美国通信兵团164照相兵连曾在中缅印战区拍摄了数万张照片,并且录制了很多影像材料。多年来,这些震撼人心的照片和录像一直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里保存着,少有人问津。直至数月前,研究远征军十多年的章东磐自筹资金,带领一个团队亲赴美国国家档案馆,历时两个多月,复制了23000张战地照片和200小时的原始影像资料。
作为此行的初期成果,反映中缅印战区历史的《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一书去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谈到《国家记忆》时说:“《国家记忆》以及这一批照片,是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取回来的。据我所知,在国外的档案馆,像这样的资料应该说还有许许多多。许多年以前,我在英国伦敦的档案馆里面,也曾经看过相当一批义和团运动的照片。当时我就想,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有心人,到国外去收集、出版这样的作品,对中国史学来说,是很大的贡献,可以丰富我们对既往历史的认知。
“在抗战史上,有一个很重要的战役,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缅北滇西战役,前后打了17个月,中国的军队挺进了2400公里,解放了缅甸的城市及城镇50多座,解放了缅甸的国土18万平方公里,收复了我们云南的国土(滇西)8万多平方公里,消灭了日军(包括打死和打伤)47000多人,同时,中国军队伤亡大概是6万多人。在中国抗战历史上,缅北和滇西战役都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过去,历史学家有这方面的著作。但是,这么大规模的反映滇西缅北战役的照片,在抗战史的著作里面也是空前的。这组照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当年中国军队和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和爱国热情,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美盟国之间并肩战斗的历史。我祝贺《国家记忆》这部影像史学著作的出版,也希望有更多的学者、爱好者和出版者,到国外去收集更多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让它们和中国的读者见面。”
近日,笔者采访了章东磐。
美国志愿者的帮助
章东磐十多年来致力于中国远征军抗战史的研究纯属偶然。他是一位退役军人,退役后做过北京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后来又从商,好莱坞大片《拆弹部队》里的灯筒,《变形金刚2》里主人公手拿的军用手电筒,都出自他的公司。1999年,到云南经商的章东磐第一次了解到抗战期间修建滇缅公路的故事,萌发研究这段历史的打算。他在滇西走访了许多老兵,做了多年田野调查,颇受好评的《父亲的战场》一书,就是结晶之一。
美国国家档案馆所藏照片,以及其他一些关于滇缅战场的活动影像的被发现,都缘于章东磐和他的朋友邓康延、牛子等人2004年开始拍摄战死在云南腾冲的美军梅姆瑞少校的纪录片《寻找少校》。牛子去美国拍梅姆瑞少校的家,偶然去了美国国家档案馆,他扫描了不到200张照片,每一张照片的背面都有图说。回国后,他告诉章东磐,老大,美国国家档案馆里关于中、缅、印战场的历史照片可能有两万多张。章东磐问,都这么好吗?牛子说,都这么好。从牛子那里,章东磐才知道了美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便组建了使用当时才发明不久的照相机和胶片摄影机全方位拍摄战争的专门兵种。
对于到档案馆查资料,章东磐曾颇感棘手。2003年,章东磐曾到宜昌档案馆查资料。复杂的手续和焦急的等待让他印象深刻。为此,他反复问牛子:美国国家档案馆,真的可以让我们随意查阅和复制吗?胆子一贯很大的牛子多次肯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章东磐的朋友,香港建筑师晏欢是中国远征军第五十师师长潘裕昆的外孙。晏欢的美国朋友,一位胖乎乎的旧金山邮差唐亨蔚(Don Henvick)使得章东磐的计划变成了现实。唐亨蔚的岳父卡尔·纽西少校曾在中缅印战区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担任附属新六军第14师的美军联络官。唐亨蔚近乎疯狂地在业余时间搜寻中缅印战区的资料,并从并不宽裕的收入中抽出一部分用在了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中。他几乎成了章东磐团队的美国成员,为团队的工作提供了有求必应的帮助。
有了唐亨蔚的协助,章东磐了解了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相关规则,他确知可以不需付给馆方任何费用,复制属于美国的公开档案,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完全落了地。2009年底,章东磐的亲人和朋友慷慨解囊,资助了此次复制行动,其中包括《国家记忆》一书的出版者尚红科。他也组织起了一个由摄影师、地质家、建筑师、警察、儿童教育工作者和钢琴教师等7个人构成的复制团队。2010年1月份,章东磐到美国去看美国最大的枪展——他喜欢这个东西。他的一位大哥郭建庆一起去了。章东磐把复制照片的打算告诉了郭建庆。郭建庆问他,钱够吗?章东磐说够了。郭建庆说,那不行,我还得出一份。章东磐回中国第二天,钱就打到了他的卡上。
复制团队去美国之前,唐亨蔚帮他们联系了住宿地点,一栋离美国国家档案馆3公里的独栋花园住宅。房东得知即将入住的中国租客是要来寻找中国抗战的历史资料时很高兴,她告诉唐亨蔚,自己叔叔是飞虎队的成员。为此,她把每天的租金从280美元降低到150美元。虽然后来知道了她的叔叔是在欧洲战场,但是,基于那段共同战斗历史的感情纽带,使房东对章东磐团队的态度远远超越了对待普通房客。
章东磐和晏欢由于公司事务的要求,只能抽春节前后的时间去美国,牛子则率领大部队在大年初二启程。唐亨蔚特意在章东磐和晏欢到达美国前一周从旧金山飞抵华盛顿,协助复制团队尽快进入工作状况。虽然他帮复制团队省下了大笔房费,但即使经过晏欢再三劝说,在章东磐抵达前,他也仍坚持住在只有公共浴室的廉价旅馆里,绝不让章东磐为他多花一毛钱。复制团队没到之前,他每天早早去档案馆,为团队确定了完整的检索流程——这为章东磐的团队节省了大量时间。
两月扫描23000张照片
按照美国国家档案馆的规定,只要使用者根据索引填写索取表格,工作人员会据此取来相应的文件夹或纸箱,甚至用几个小推车取来原始档案供你查阅、摘抄、拍照、扫描。馆内备好了专用的纸张和铅笔,任意取用。洁白的细棉纱手套也是无偿提供,并且要求使用者在触摸照片时必须戴,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换。
进入档案馆之后,晏欢带着一点不安问章东磐:咱们试着根据卡片索引取两盒照片看看?章东磐也不信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晏欢填了一张索取表格,交给一脸严肃的工作人员,几分钟之后,一辆小推车停在了他们桌子旁边,上面是晏欢稍存私心的验证对象——中国驻印军50师攻打缅甸密支那的部分照片。率领那支部队的,正是晏欢的外祖父,师长潘裕昆将军。晏欢一次又一次地发出压低声音的欢呼,欣喜而神秘地告诉章东磐:这一天,我看到自己外公穿军装的照片,超过在国内寻找十几年的总和!
本来,章东磐复制的目标锁定的是照相兵拍摄的全部照片。但另一位美国志愿者罗伯特(Robert Anderson)告诉晏欢,除了照相兵,当时还有大量媒体与自由摄影师拍摄了中国战场的照片,只不过分散在太多的文件盒子里,需要细心查找。罗伯特是教师,大学修的是东方史,他对中国的抗战情有独钟。常常能如大海捞针一样搜索出照相兵之外的中国战场影像,给章东磐和他的伙伴们带来惊喜。
此次赴美,章东磐带着三台最新的佳能扫描仪,还有全新的苹果电脑,其他国家的研究者都说,中国人的装备真好。章东磐说,我们后面坐了一个德国人,他的扫描仪特别厚,每次扫一张照片之前先跟大家笑着点点头,一开他那个机器,刺耳的噪音“呃……”的一声就传出来了。良好的机器保证了团队高效的工作,他们最高纪录是一天扫了590多张。
每天早上九点,邓康延开车送大家到档案馆,为了省钱,中午再赶回住地吃冰箱食品,一小时后再到馆里接着干,直到下午关门。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惊奇地注视着这支主要是中国面孔,包括三位中国女孩的队伍,因为前来查询这些图片的绝大多数只是一个人来,而章东磐的复制团队最多的时候有九个人排成一队进去。当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得知这些中国人是来完整复制自己国家一段历史的照片和影像之后,常常抱着自己偶然发现的照片过来问他们:这一张需要吗?
最终,章东磐的团队用两个月扫描了23000张照片,并复制了200个小时的纪录片资料。
照片还原真相
在寻找梅姆瑞少校的埋葬地点,怒江边上一个老人对章东磐讲,梅姆瑞少校的遗骨,在1946年被美国军队寻找的人员迁回美国本土埋葬,当时,章东磐问,那个时候怒江边上没有公路,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把少校的遗骨运走的?老人说用直升飞机。章东磐认为,在韩战的时候,直升飞机才被用在战场上。因此,他连笔记都没有做。
在美国复制的照片让章东磐看到了1945年装备给第14航空队军用的直升飞机。这个照片证明了当时老人说的是对的。章东磐对于自己在怒江边上那种愚蠢无知,没有记下那位老人名字的巨大错误极其懊悔。
在一张美国帮助中国在美国训练空军的作战人员的照片上,中国学员在诺顿轰炸瞄准仪旁边训练。诺顿轰炸瞄准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美国空军最先进的轰炸装置。这一装置标志着空军进入了精确轰炸的时代,因为诺顿轰炸瞄准仪可以让炸弹投在预定目标半径五米之内。章东磐知道,当时,在美国军队,所有接触诺顿轰炸瞄准仪的人都要宣誓保密,由此可见,美国对中国的军事援助极为开放。
在章东磐过去的记忆里,中国军队在整个抗日战争的战场上,装备非常落后。在这次发现的照片当中可以看到,中国军队在缅北反攻的时候,有排成长龙的新式谢尔曼坦克队伍——那些照片的背面写有谢尔曼坦克在反攻密支那、巴莫战场上的图说。
在看到一张在国内流传甚广的阵亡军人照片时,章东磐和他的同伴们同时发出了惊呼,那位军人睡着了一样安详。所有人也是第一次看到了这张照片的背面:SC 205999-S中国,江口,1945年4月。从江口附近战场下来的中国军队第19师第57团的负伤士兵们。CT-45-23921-12(照片档案编号)。还有醒目的一行字:管制,不准公开。以及摄影师的名字:若塞特(Rossett)。章东磐终于清楚知道,这位士兵其实是负了伤而并未失去生命。
而当年中国军人队伍里的才十来岁的孩子兵照片,则让他们心酸落泪。
这次发现的照片里,纠正了他的朋友余戈在《松山作战笔记》中的一处错误。他说滇西远征军全是草鞋兵。而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图片里,章东磐看见了一张照片,一个大卡车旁,美国军需官给中国远征军发军用胶鞋,这证明,有一部分中国远征军是穿着胶鞋打仗的。
回国之后,章东磐和他的朋友们挑出了500多幅照片,背面的图说均由晏欢翻译出来,最终形成了《国家记忆》一书。邓康延从200小时的活动影响中挑出了一部分,做了13集的小片子《美国国家档案馆探秘》,每一集3分钟,随书附赠。
章东磐说,他计划将把这些照片制作出一套完整的电子版,回赠给美国国家档案馆,“等于我们帮他们完成了这些照片的数字化”。章东磐还打算从这些照片中挑选一部分,2011年在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史迪威的母校西点军校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