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听说地铁的事情是在1970年代初期。那时部队里都在传,说地铁是一种战备设施,能让中央领导同志从中南海通过地下直接到达人民大会堂或天安门城楼。这样,即便帝国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扔原子弹也不会打到我们的领导人,领导人照样能够动员全国人民群起抗战。后来,我们得到内部票,去参观地铁。我大概参观过两次。大家最关注的是每个站上不同的大理石设计和壁画,几乎是过一站就发出一阵惊呼。我们的国家太伟大了!但是,当时的地铁行进速度有问题,我总感到晕。而且,进出地铁门的时候,发现外面的风特别厉害。所以,我每次参观地铁回来,都会高烧一次。
这就是我对地铁的一些早期记忆。多年以后,地铁开放给普通市民,对于地铁是“秘密武器”和不断使我发烧的记忆逐渐远去。直到读了韩松的长篇小说《地铁》,那些忘却的记忆才又再度返回。
曾经有过那样一个时代吗?
《地铁》中那些故事的发生,有一种似有似无的时代线索。在开始的章节中,诡异的地铁成为了平民主人公回家的方式。家对中国人来讲,永远是一种安全的驻留地,给人温暖和舒适。但是,主人公登上的回家列车,竟然开行进入了一段长路漫漫的奇异旅程,种种奇怪的事情不断发生。他先是看到空心乘客,再看到了奇怪的搬运。在这种种稀奇古怪的人与事物的出现中,读者仿佛体味到了造物主给中国近现代历史所制造的种种疏漏,它让中国与世界隔绝,从隔绝中产生恐惧,于是,末班地铁成为逃亡的惟一通道。第一章对我个人的意义,是通过地铁的历史发展时序,缅怀现代中国建立过程的艰难性,并观照由此导致的当代生活和发展的种种困境。这其中,隐约蕴含着“他者”的强大作用,为未来的高速抢点运行奠定了基础。
在随后的两章里,作者将地铁故事的发展投影为现实的虚像,人们从中读到了在他者的威逼之下自我超越的急迫性,以及随后走上的赶超之路。而在这条道路上所发生的乱伦和杂交、未婚先孕、快速的生长超出了理性,人们对技术发展的期望引导出种种实验,并最终发展出没有历史深度的技术型国家。整体的畸形发展必然导致了种种微观怪异的产生。蔓生的“地铁之友”暗示了包裹着地铁发展的文化伪装。而人鼠之间的种种争斗,则把发展经济体内部的种种对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种对抗可以是左和右的对抗、上和下的对抗,更可能是精英和百姓之间的对抗,在对抗中世界发生了巨变,而地铁的异形突破,则震撼了整个世界,重塑了世界格局。
小说的第四章描述了变态发展后的遥远未来景象。作者探讨了变态发展的起源和内容,研究了中国问题的外部环境和中国人对异族的态度,分析了集体主义的起源,他还从人类学和生态学角度探索了异族灭亡和自我毁灭两种可能性。最终,作者还跳出民族/国家这个束缚人的既定视角,打乱内外差别,观察了异族、鼠族等不同种族的未来前景。作品是以家园毁灭为结束的。换言之,乘坐地铁的回家之旅,最终演化成为了无家可归的恐怖现实。
《地铁》是韩松式科幻现实主义的典型创作。跟他过去所发表的《红色海洋》等作品如出一辙。但与《红色海洋》相比,《地铁》缺少前者所包含的史诗特征。如果《红色海洋》外表给人的感觉是现代性中包含着的古典主义,那么《地铁》则更强化了后现代式的多义和多疑。之所以会产生多义与多疑,主要是因为作者将作品和现实之间进行了多点投射。所谓多点投射,我的定义是作品跟现实不具有一对一的直接关系,而是可以一对多地进行相关投射。小说中的经济巨怪是当前的哪个大国?小说中的异族是当前世界上的哪个种族?故事中那么多跟现实对应的词语,什么市长亲切会见外宾、工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科学家研制出转基因抗病毒稻种、什么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光荣负伤,这些不是确有其事?那个“绿岛咖啡厅的门面改造工程”谈的又是什么?
阅读韩松的科幻小说,必须眯起眼睛,以一种写意的方式窥探作品背后的神奇世界。在这种恰当过滤了枝杈信息之后的阅读中,每个人都会生出奇异感受。对我而言,这些感受是严峻而真实的,它包含着一系列课本上所没有的边缘知识甚至界外知识,包含着科幻式的反射性思维,包含着曾经被刘妮研究过的时间谜团、被飞氘阐释过佛教无常观和日本式物哀感。我还要加上一点,我从中能读到晚清中国科幻小说的强烈影响。但是,韩松的小说确实不是这些东西的简单组合,它超越了古典主义的美感黄金定律,颠覆了现代思维中的二元对立,它是回归感觉性的。这种回归是放弃理论家那种对世界的简化,放弃政治家那种把复杂现实口号化的阐释,它让人重新面对真实世界的复杂性。
《开往春天的地铁》虽说是一部发生在当代的故事,但处处让人感到虚构和幻想。而韩松的这部贴上科幻小说标签的作品,反而让我感到冰冷现实的刺激。一趟,确实会让人感觉到异常寒冷。